[發明專利]一種穩定實現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過程的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89960.5 | 申請日: | 2021-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452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茂福;劉思彤;胡博;張闊;程振敏;陳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控水務(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繪未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肖繼軍;趙卿 |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陽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穩定 實現 短程 硝化 厭氧氨 氧化 過程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穩定實現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過程的裝置。該裝置主要由殼體、隔板、填料架、限載機構和波浪板組成:隔板將殼體的密閉容置空間分割成進水泵室、COD去除反應室、短程硝化反應室、波浪板室和厭氧氨氧化反應室;填料架設置在COD去除反應室內;限載機構設置于短程硝化反應室內;波浪板設置于波浪板室內,波浪板將短程硝化反應室和厭氧氨氧化反應室連通;當處理污水時,外部污水由裝置的進水口進入進水泵室,然后依次流經COD去除反應室、短程硝化反應室、波浪板室和厭氧氨氧化反應室,處理后的清水由裝置的排水口流出。在處理污水時,本發明能提高反應器的性能和運行穩定性,簡化污水處理過程,減少設備維護和修理次數。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保護及化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穩定實現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過程的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氨氮污染狀況日益嚴峻,由此引發的環境問題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關注,尤其在污水脫氮領域,傳統的脫氮技術已難以滿足更高的處理要求。厭氧氨氧化(anaerobic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作為硝化脫氮的捷徑反應,突破了傳統硝化-反硝化的基本理論,縮短了反應路徑,同時可節省由添加外部碳源、化學中和劑等操作造成的成本支出,一直被認為是一條高效、經濟、可持續的脫氮路徑。厭氧氨氧化脫氮的技術優點包括:1)脫氮效率高,相同污泥量,相同容積下,厭氧氨氧化可較傳統硝化-反硝化的脫氮負荷提升數倍以上;2)曝氣能耗低,由于厭氧氨氧化是在厭氧的狀態下完成對氨氮及硝酸鹽氮的去除。因此,污水中僅部分氨氮被氧化為亞硝態氮即可滿足脫氮過程的需求;3)污泥產量低,由于厭氧氨氧化為自養型脫氮工藝,污泥產率遠低于傳統硝化反硝化等脫氮工藝;4)無需外加碳源,對于C/N比較低的廢水,傳統脫氮工藝須補充碳源以滿足反硝化過程的進行,而厭氧氨氧化菌作為自養菌,無需外加碳源,整個系統的碳耗遠小于傳統脫氮工藝。
由于厭氧氨氧化脫氮的技術特性,基于厭氧氨氧化的工藝均需與短程硝化反應(partial nitrification,PN)相耦合,將廢水中氨氮部分轉化為亞硝酸鹽氮,其耦合方式主要分為兩種:兩級分置或建立單級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系統。對于大部分低氨氮的主流污水處理而言,較低的氨氮濃度很容易破壞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過程的穩定性,導致現有基于厭氧氨氧化的脫氮工藝的穩定性較差,抗沖擊性不高,對低濃度氨氮廢水難以進行有效處理。
因此,如何有效地將短程硝化工藝和厭氧氨氧化工藝相結合,并提高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工藝的穩定性成為這一工程應用的主要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穩定實現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過程的裝置,其主要由殼體、隔板、填料架、限載機構和波浪板組成:
所述隔板將所述殼體的密閉容置空間分割成進水泵室、COD去除反應室、短程硝化反應室、波浪板室和厭氧氨氧化反應室;
所述填料架設置于所述COD去除反應室內;
所述限載機構設置于所述短程硝化反應室內,所述限載機構用于限制微生物填料的運動;
所述波浪板設置于所述波浪板室內,所述波浪板將所述短程硝化反應室和所述厭氧氨氧化反應室連通;
當處理污水時,外部污水由所述裝置的進水口進入所述進水泵室,然后依次流經所述COD去除反應室、所述短程硝化反應室、所述波浪板室和所述厭氧氨氧化反應室,經過處理后的清水由所述裝置的排水口排出。
優選地,所述填料架為長方體或多面體,其內部設置多塊肋板,不同肋板之間沿豎直方向并行排列。
優選地,所述肋板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呈S型,相鄰兩塊所述肋板之間的距離為0.1-5cm。
優選地,所述填料架的下端固定在填料架支架上,所述填料架支架固定在所述COD去除反應室的底部。
優選地,所述填料架的底端距離所述COD去除反應室的底部的高度為所述COD去除反應室總高度的45~5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控水務(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大學,未經北控水務(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8996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軌道交通工程造價指標多維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種RF無線喚醒方法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