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注塑方法以及注塑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62707.0 | 申請日: | 2021-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190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1 |
| 發明(設計)人: | 韓昇燁;康仁植;謝永權;陳雨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柳道熱流道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40 | 分類號: | B29C45/40;B29C45/00;B29C45/03;B29C45/26;B29C45/27;B29C45/73;B29C45/74;B29C45/77;B29C45/78;B29C45/76;B29B13/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朱陽波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注塑 方法 以及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注塑技術領域,提供一種注塑方法以及注塑裝置,其中,注塑方法包括:填充,控制注塑機將注塑機炮筒內部的熔融塑膠填充至模具型腔內,同時控制溫控箱關閉,以停止對熱流道系統加熱;保壓,在不加熱狀態下控制注塑機炮筒繼續向前擠壓,通過保壓壓力把熔融塑膠繼續注入模具型腔內;冷卻,在不加熱狀態下控制冷卻系統啟動,通過冷卻系統持續帶走模具型腔的溫度,以使得模具型腔內的產品冷卻;脫模,控制頂出機構頂出模具型腔內已冷卻成型的產品,同時控制溫控箱啟動,以對熱流道系統進行加熱;合模,在加熱狀態下控制上模和下模關閉,再次形成模具型腔,并保持溫控箱持續對熱流道系統進行加熱。本發明節約了用電成本,縮短產品的注塑周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注塑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注塑方法以及注塑裝置。
背景技術
注塑裝置通常包括注塑機、熱流道溫控箱、熱流道系統等組合而成,現有技術的注塑方法是(請參閱圖1),在注塑開始時,溫控箱控制加熱器對熱流道系統加熱至某一預設溫度值,放置于熱流道系統內的溫感線會將檢測出當前溫度信號傳輸至溫控箱,當溫控箱接收到傳輸過來的溫感信號小于預設溫度值時,溫控箱控制加熱器對熱流道系統進行加熱預設溫度值,這便導致了需要持續為熱流道系統進行加熱,造成了用電成本的增加,同時由于在注塑機炮筒內的熔融塑膠已經是高速高壓狀態,具有高剪切熱,經過熱流道系統內,若再次通過熱量提供加熱,容易發生熱量堆積,導致塑膠碳化,不出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注塑方法以及注塑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注塑方法中用電成本高,且容易發生熱量堆積,導致塑膠碳化,不出膠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注塑方法,
填充,控制注塑機將注塑機炮筒內部的熔融塑膠填充至模具型腔內,同時控制溫控箱關閉,以停止對熱流道系統加熱;
保壓,在不加熱狀態下控制所述注塑機炮筒繼續向前擠壓,通過保壓壓力把熔融塑膠繼續注入所述模具型腔內;
冷卻,在不加熱狀態下控制冷卻系統啟動,通過冷卻系統持續帶走所述模具型腔的溫度,以使得所述模具型腔內的產品冷卻;
脫模,控制頂出機構頂出所述模具型腔內已冷卻成型的產品,同時控制所述溫控箱啟動,以對所述熱流道系統進行加熱;
合模,在加熱狀態下控制上模和下模關閉,再次形成所述模具型腔,并保持所述溫控箱持續對所述熱流道系統進行加熱。
根據上述所述的注塑方法,所述填充,控制注塑機將注塑機炮筒內部的熔融塑膠填充至模具型腔內,同時控制溫控箱停止對所述熱流道系統加熱步驟之前,包括:
原料預處理,控制烘箱對塑膠原料進行干燥處理。
根據上述所述的注塑方法,所述原料預處理步驟與所述填充步驟之間,包括:
設備預處理,控制所述溫控箱將所述注塑機炮筒加熱至第一預設溫度,同時控制所述溫控箱將所述熱流道系統加熱至第二預設溫度,所述第二預設溫度不小于所述第一預設溫度。
根據上述所述的注塑方法,所述設備預處理步驟和所述填充步驟之間,包括:
控制注塑機將經過預處理的塑膠原料輸送至具有第一預設溫度的注塑機炮筒內,以形成所述熔融塑膠。
根據上述所述的注塑方法,所述填充,控制注塑機將注塑機炮筒內部的熔融塑膠填充至模具型腔內,同時控制溫控箱停止對所述熱流道系統加熱步驟,包括:
控制注塑機將所述注塑機炮筒內部的熔融塑膠注塑至具有第二預設溫度的所述熱流道系統內;
控制熱流道系統將熔融塑膠填充至所述模具型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柳道熱流道系統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柳道熱流道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627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