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轉轂跟隨系統及裝有該系統的汽車底盤測功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44501.5 | 申請日: | 2021-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074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宋力;劉東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昂勤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G01L3/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王麗影 |
| 地址: | 201505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跟隨 系統 裝有 汽車底盤 測功機 | ||
本發明涉及汽車底盤測試技術領域。為滿足對處于轉向行駛工況下的汽車底盤的測試需要,本發明提出一種輪轂跟隨系統,其包括兩個呈相對設置的轉轂跟隨裝置,轉轂跟隨裝置中,加載機構包括安裝在加載底座上的驅動電機、主動轉轂和從動轉轂,主動轉轂和從動轉轂平行并在驅動電機的驅動下轉動;輪偏檢測機構中,支架安裝固定在加載底座上,測距傳感器間隔安裝在支架上檢測待測車輪的偏轉角度;擺動機構中,支座位于加載底座的下方支撐加載底座,擺臂與加載底座和擺動電缸連接并在擺動電缸的驅動下帶動加載底座在支座上左右擺動。本發明轉轂跟隨系統可實現對待測車輪的轉向行駛工況的模仿,實現對處于轉向行駛工況下的汽車底盤進行測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底盤測試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輪轂跟隨系統及裝有該輪轂跟隨系統的汽車底盤測功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汽車底盤測功機僅能對處于直線行駛工況下的汽車底盤進行測試,而無法對處于轉向行駛工況下的汽車底盤進行測試。
發明內容
為滿足對處于轉向行駛工況下的汽車底盤的測試需要,本發明提出一種輪轂跟隨系統,該轉轂跟隨系統包括兩個呈相對設置的轉轂跟隨裝置,且所述轉轂跟隨裝置包括加載機構、擺動機構及輪偏檢測機構,所述加載機構包括加載底座、驅動電機、主動轉轂和從動轉轂,所述驅動電機、所述主動轉轂和所述從動轉轂安裝在所述加載底座上,所述主動轉轂與所述從動轉轂平行并在所述驅動電機的驅動下帶動所述從動轉轂轉動;
所述輪偏檢測機構包括支架和兩個測距傳感器,所述支架安裝固定在所述加載底座上,所述測距傳感器間隔安裝在所述支架上,檢測待測車輪的偏轉角度;
所述擺動機構包括支座、擺臂和擺動電缸,所述支座位于所述加載底座的下方支撐所述加載底座,所述擺臂連接所述加載底座和所述擺動電缸并在所述擺動電缸的驅動下帶動所述加載底座在所述支座上左右擺動。
本發明轉轂跟隨系統在工作時,加載機構通過驅動電機驅動主動轉轂和從動轉轂轉動,從而帶動待測車輪轉動,以模仿待測車輪的行駛工況;輪偏檢測機構通過兩個測距傳感器測得的距離差檢測待測車輪的偏轉角度;擺動機構通過擺動電缸和擺臂帶動加載機構隨待測車輪轉向,并根據輪偏檢測機構測得的待測車輪的偏轉角度控制擺動機構的擺動偏角,使加載機構的偏轉角度與待測車輪的偏轉角度一致,從而完成對處于轉向行駛工況下的汽車底盤的測試。由此可見,本發明轉轂跟隨系統可實現對待測車輪的轉向行駛工況的模仿,從而可實現對處于轉向行駛工況下的汽車底盤進行測試。
優選地,所述加載底座的底部設置有連接柱,且所述擺臂的定位端套置在所述連接柱上。這樣,擺動機構通過擺臂帶動加載機構轉向時,可通過擺臂帶動加載底座繞連接柱的中心軸線轉動,既方便擺臂帶動加載底座轉動,又可以減小擺臂與加載底座之間的接觸面,從而減小擺動所需的能耗。
優選地,所述擺動機構還包括支座底板,且所述支座底板固定在所述支座的底部并與所述加載底座平行,且所述擺動電缸安裝固定在所述支座底板上。這樣,既方便組裝加載機構和擺動機構,又方便固定擺動機構中的擺動電缸,進而方便控制擺動電缸通過擺臂帶動加載機構的轉向角度。進一步地,所述加載底座的底部設置有轉向輪,所述支座底板的兩端設置有容納所述轉向輪用的弧形導槽。這樣,既可以利用轉向輪與擺動機構中的支座配合支撐加載底座,保持加載底座的平穩,又可以利用轉向輪與弧形導槽配合控制加載底座的轉動,避免加載底座在轉動過程中發生錯位,影響加載機構的偏轉角度。
優選地,所述支架包括豎桿和橫桿,所述豎桿豎直安裝固定在所述加載底座上,所述橫桿在所述豎桿的上部與所述豎桿垂直連接,且所述橫桿的中心軸線與所述主動轉轂及所述從動轉轂的中心軸線垂直。這樣的支架,結構簡單,制作方便且成本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昂勤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昂勤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445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