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輛闖紅燈監測、提醒設備及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43661.8 | 申請日: | 2021-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389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秦明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秦明杰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8B5/38;G08B21/24;G01S17/08;G01S15/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魚爪智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谷科均 |
| 地址: | 047308 山西省長***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闖紅燈 監測 提醒 設備 控制 方法 | ||
1.一種車輛闖紅燈監測、提醒設備,應用于通行道路,包括安裝架、交通信號燈,所述安裝架安裝于所述通行道路的路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警示組件,所述警示組件用于測量并警示車輛,所述警示組件包括閃光燈和測距傳感器,均安裝在安裝架上;
中央處理模塊,安裝于安裝架上,所述中央處理模塊同時與所述交通信號燈、所述閃光燈和所述測距傳感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輛闖紅燈監測、提醒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信號燈的數量等于所述通行道路的車道數量,且多個所述交通信號燈分別與多個所述通行道路的車道一一對應,單個所述交通信號燈用于指示其對應車道的通行;
所述交通信號燈具有第一LED燈,所述第一LED燈呈指示圖案排布,所述指示圖案為左轉箭頭、左轉和直行的指示箭頭、直行的指示箭頭、右轉和直行的指示箭頭或右轉箭頭;
多個所述交通信號燈均設置有所述警示組件,且所述警示組件與其連接的交通信號燈均處于相同的車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車輛闖紅燈監測、提醒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處理模塊包括處理模塊,以及與所述處理模塊連接的指令輸出模塊和信息接收模塊,所述信息接收模塊與所述測距傳感器連接,所述指令輸出模塊與所述閃光燈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車輛闖紅燈監測、提醒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距傳感器包括激光測距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雷達傳感器、紅外傳感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車輛闖紅燈監測、提醒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距傳感器帶有光學器件,并通過所述光學器件控制測距傳感器的發散角并將測距傳感器發射的信號控制在只能照射/檢測到所對應車道的寬度范圍內,并且只能照射/檢測到在與所檢測的對應車道垂直的雙向車道中的挨近測距傳感器的單行車道中的、在所檢測的對應車道對應的紅綠燈為紅燈禁行時可以通行的、并可以向測距傳感器所在的車道停止線方向行駛的左轉/右轉車道的、且其中最遠離測距傳感器的停止線的車道分界線或者所述分界線的直線延長線往遠離測距傳感器的方向的區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車輛闖紅燈監測、提醒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車道指示燈,多個所述交通信號燈均設置有所述車道指示燈,且所述車道指示燈與其連接的交通信號燈均處于相同的車道,所述車道指示燈用于指示其對應所述通行道路的車道名稱;
所述車道指示燈包括燈殼,所述燈殼內設置有第二LED燈,所述第二LED燈呈指示文字排布,所述指示文字為左、左/直1、直2、直3、右/直4或右。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車輛闖紅燈監測、提醒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處理模塊同時與所述交通信號燈、所述車道指示燈連接,所述車道指示燈的第二LED燈為變色燈,所述中央處理模塊使所述第二LED燈與所述交通信號燈同步閃爍和同步變色。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車輛闖紅燈監測、提醒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框架,所述連接框架設置于所述交通信號燈的一側,所述閃光燈、所述測距傳感器和所述車道指示燈均設置于所述連接框架內。
9.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一種車輛闖紅燈監測、提醒設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中央處理模塊內預設閥值S0,S0為車道停止線與測距傳感器之間的距離;
S2:通行道路車道對應的交通信號燈變為紅燈時,通過測距傳感器先后兩次間隔測量車道中車輛到測距傳感器的距離S1和S2;
S3:中央處理模塊獲取兩次測量的距離S1和S2,并將S0同時與S1和S2進行比較,若S1和S2均大于S0,該車輛判定為未闖紅燈,若S1和S2均小于或等于S0,再進行S1和S2的比較,若S1等于S2,閃光燈不亮,該車輛判定為未闖紅燈,若S1大于S2,中央處理模塊使與所測車道上的對應閃光燈閃爍兩次或兩次以上,并使閃光燈處于長亮狀態,測距傳感器關閉,該車輛判定為闖紅燈;
S4:通行道路車道對應的交通信號燈變為綠燈時,測距傳感器和閃光燈關閉。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車輛闖紅燈監測、提醒設備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大于S2的差值為5cm-1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秦明杰,未經秦明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4366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