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客機密封艙門封嚴條修復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42684.7 | 申請日: | 2021-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644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郭大壯;鄭高明;韓玉民;符錦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新華飛機維修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6/04 | 分類號: | B23P6/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駿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李國釗 |
| 地址: | 571900 海南省澄邁縣老城經濟開***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客機 密封 艙門 封嚴條 修復 工藝 | ||
一種客機密封艙門封嚴條修復工藝,包括步驟:S2:在封嚴條的開裂口兩端分別鉆止裂孔;S3:在開裂口內第一次涂抹第一粘連劑;S5:在封嚴條表面標識出一修補區域,修補區域覆蓋開裂口及止裂孔;S6:裁剪一片封嚴補片;S7:在修補區域表面第二次涂抹第一粘連劑;S8:將封嚴補片貼合在修補區域上;S9:在封嚴條上標識出一封嚴區域,封嚴區域可覆蓋修補區域;S10:在封嚴區域上涂抹第二粘連劑,并靜置使該第二粘連劑凝固成薄膜;S11:將封嚴條放入一模具中,并用夾具夾緊;S12:靜置24小時后,移除夾具和模具;S13:用工具修理平整封嚴區域。用本修復工藝修復后的封嚴條,符合客機廠家維修手冊規定的要求,可有效節約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客機密封艙門維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客機密封艙門封嚴條修復工藝。
背景技術
封嚴條是貼合安裝在飛機密封艙門上的密封件,由于密封艙門經常作動對封嚴條有一定的擠壓動作,時間久了封嚴條就產生一定程的形變,封嚴條表面出現破損,甚至出現開裂口。在申請人的各維修基地的定檢工作中,時有發現客機密封艙門封嚴條開裂的現象。為了保證客機的航運安全,需對受損的封嚴條進行更換或維修處理。通常,如果封嚴條出現大的破損,就不修復直接更換;而封嚴條僅僅出現小的破損,就會采取修復措施。現有的封嚴條修復工藝僅僅是在封嚴條受損區域涂抹膠水并貼上修補片,工藝簡單難于保證修復后的外觀及功能均滿足客機維修手冊上規定的技術標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客機密封艙門封嚴條修復工藝,以克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與不足。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案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客機密封艙門封嚴條修復工藝,包括步驟:
S1:將封嚴條從客機密封艙門上拆卸下來,并置于常溫室內;
S2:在封嚴條的開裂口兩端分別鉆止裂孔,并使開裂口兩端與所述止裂孔連通;
S3:在所述開裂口內第一次涂抹第一粘連劑;
S4:保持所述開裂口貼合,讓第一粘連劑固化5至10分鐘;
S5:根據所述開裂口及所述止裂孔的大小在封嚴條表面標識出一修補區域,該修補區域的面積覆蓋所述開裂口及所述止裂孔;
S6:裁剪一片封嚴補片,該封嚴補片的面積與所述修補區域匹配;
S7:在所述修補區域表面第二次涂抹第一粘連劑,并保證所述第一粘連劑滲入到所述止裂孔內;
S8:將所述封嚴補片貼合在所述修補區域上,并確保貼合后的封嚴補片表面平整;
S9:在封嚴條上,且在位于所述修補區域的外圍標識出一封嚴區域,該封嚴區域面積大于所述修補區域,使得該封嚴區域可完全覆蓋所述修補區域;
S10:在所述封嚴區域上第一次涂抹第二粘連劑,并靜置一段時間使所述第二粘連劑凝固成一薄膜;
S11:將已經涂抹了第二粘連劑的封嚴條放入一模具中,并使用外置夾具夾緊所述模具,所述模具具有與封嚴條橫截面匹配的內腔,使得封嚴條可夾緊在模具的內腔中;
S12:在室溫下靜置24小時后,依次移除夾具和模具,并將封嚴條上溢出至所述封嚴區域外的所述薄膜撕除;
S13:用修理工具修理所述封嚴區域,確保封嚴表面平整;
S14:測量封嚴條的各項參數,并與航空手冊上規定的封嚴條的數據比對,如符合要求則將修復后的封嚴條安裝回客機密封艙門上。
優選的,在步驟S3中,所述第一粘連劑為硅酮密封膠,維修手冊記載的件號為:ELASTOSIL E 43或RTV-10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新華飛機維修服務有限公司,未經大新華飛機維修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4268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