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水下樣品轉運的對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17101.5 | 申請日: | 2021-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187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趙飛虎;許可;王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N1/10 | 分類號: | G01N1/10;B63C11/52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聶啟新 |
| 地址: | 214082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水下 樣品 轉運 對接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水下樣品轉運的對接裝置,包括被ROV機械手夾持的采樣管、以及安裝在水下平臺上的作動器,ROV與水下平臺對接時,采樣管伸入作動器中,并固定;本發明結構緊湊、合理,操作方便,通過采樣管和作動器兩部分配合工作,利用水流負壓特性使采樣管跟隨海水流動自動完成對接動作,降低了ROV機械手的操作難度;在不需要ROV與水下平臺對接的前提下即可實現采樣管的轉運,避免了ROV與水下平臺發生碰撞,提高了作業安全性;由于水流沒有方向性的限制問題,所以在ROV與水下平臺處于相對浮動狀態時,本裝置仍能夠實現對采樣管的對接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下轉運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水下樣品轉運的對接裝置。
背景技術
ROV,即遙控無人潛水器,是用于水下觀察、檢查和施工的水下機器人。
在水下樣品采集任務完成后,ROV需要返航并將樣品轉運至水下平臺,從而開展下一個作業任務。
由于ROV與水下平臺在水下環境中難以保持穩定的相對位置,所以樣品在兩者間的轉運存在很大困難。為了解決該問題,現有技術中,通常在樣品轉運之前應完成ROV與水下平臺的對接動作,以保證ROV與水下平臺的相對位置,從而降低樣品轉運難度。但是,ROV與水下平臺的對接同樣相當困難,若對接失誤不僅增加了作業時長,而且ROV與水下平臺可能發生碰撞從而導致嚴重的后果。因此,這種水下樣品轉運方案不僅作業效率較低,而且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生產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用于水下樣品轉運的對接裝置,從而通過采樣管和作動器兩部分配合工作,其中采樣管由ROV機械手夾持、作動器安裝在水下平臺上,兩者共同協作進而完成水下樣品轉運任務,工作靈敏,工作可靠性好。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水下樣品轉運的對接裝置,包括被ROV機械手夾持的采樣管、以及安裝在水下平臺上的作動器,ROV與水下平臺對接時,采樣管伸入作動器中,并固定;
所述采樣管的結構為:包括薄壁圓柱體結構的管體,所述管體的頂面配合安裝有管蓋,管體底部外壁面設置有對接槽,所述管體的底面通過柔性繩安裝有牽引球;
所述作動器的結構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中心部位開有孔,所述孔從上至下依次為:圓錐孔、定位孔、導向通孔和閥芯導向孔,所述基座的兩側對稱開有流水孔,所述流水孔的底部與中心部位的孔連通,所述流水孔的頂部設置有活塞孔;
還包括水管,水管的一端經過渡接頭與閥芯導向孔相連,水管的另一端與水泵相連;
還包括安裝在閥芯導向孔內閥芯本體,所述閥芯本體上設置有軸向孔和徑向孔,且閥芯本體的臺階面與導向通孔底面之間安裝圓柱彈簧;
還包括安裝在活塞孔內部的活塞,鎖扣通過第一銷軸鉸接在基座上,連桿一端通過第二銷軸與鎖扣底部鉸接,另一端與活塞頂部鉸接。
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
所述導向通孔的內徑大于牽引球的外徑。
所述對接槽呈矩形凹槽。
所述管蓋的外徑與管體的外徑相同。
所述鎖扣呈“7”字型結構,所述鎖扣與對接槽對應。
所述閥芯本體的截面為“T”字型結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未經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171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