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碳化硅雙面拋光中單面拋光速率的測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17059.7 | 申請日: | 2021-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013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趙麗霞;楊牧軒;李斌;李鵬;原帥武;牛玉龍;張峰;靳霄曦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爍科晶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9/02 | 分類號: | B24B29/02;B24B49/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錦超 |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化硅 雙面 拋光 單面 速率 測定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半導體材料加工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碳化硅雙面拋光中單面拋光速率的測定方法;具體是先對待測定拋光片的碳面和硅面分別進行邊緣倒角處理;分別測量硅面和碳面的倒角邊緣,得到硅面和碳面的面幅長度及角度參數,之后分別對硅面和碳面進行拋光,記錄拋光時長,再次測量硅面和碳面的面幅長度;并計算硅面和碳面的厚度減少量;通過厚度減少量計算硅面和碳面的拋光速率;本發明可以分別監控硅面及碳面的拋光速率,精確度高,拋光片表面的損傷減小,不增加任何成本和工序,成本低,簡單方便,適用于批量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半導體材料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碳化硅雙面拋光中單面拋光速率的測定方法。
背景技術
碳化硅作為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材料之一,相比于硅器件而言,禁帶寬度大、擊穿電場強度高、飽和電子遷移率高、熱導率高、介電常數小、抗輻射能力強等特性,具有耐高壓、耐高溫、大功率、工作速率快、工作損耗低的明顯優勢,非常適合于高溫、高壓、大功率領域。
隨著碳化硅直徑越來越大,相對于直徑而言厚度越來越薄,為了控制加工過程中的面形,以及得到同心圓分布,雙面加工方式越來越成為研磨以及拋光選型主流,但是硅、碳面的損傷去除嚴重影響了加工后的BOW/WARP參數,所以嚴格控制單面加工的去除量變得越來越重要。
加工過程是為了去除加工過程中造成的表面損傷層,提高碳化硅表面質量,因此加工過程中有兩個目的,目前通用的監控方法是總厚度監控,即加工前測片子的總厚度T總1,加工t時間后測試片子的總厚度T總2,△T總=T總1-T總2,總拋光速率=△T總/t,用該種方法得到的是雙面總的去除量,無法識別到單面的去除量,當雙面去除不一致時,可能會存在雙面損傷層去除差異、單面損傷層殘留,而最終影響到BOW/WARP 、以及在拋光片表面有損傷存在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碳化硅雙面拋光中單面拋光速率的測定方法,以同時分對別硅面及碳面的去除速率進行監控,提高精確度。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碳化硅雙面拋光中單面拋光速率的測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對待測定拋光片的碳面和硅面分別進行邊緣倒角處理。
b)分別測量硅面和碳面的倒角邊緣,得硅面的面幅長度為L1以及角度?1;得碳面的面幅長度為L3以及角度?2。
c)分別對硅面和碳面進行拋光,拋光的時長為t,則硅面的厚度減少T1,碳面的厚度減少T2。
d)再次測量硅面的的面幅長度為L2,碳面的面幅長度為L4。
e)則計算T1=(L1-L2)·tan?1; T2=(L3-L4)·tan?2。
f)計算硅面的拋光速率為GR硅=T1/t;碳面的拋光速率=T2/t。
優選的,所述拋光片的厚度為400-750μm。
更優的,所述拋光片的厚度為500-600μm。
優選的,L1為100-300μm。
更優的,?1、?2均為10-30°。
更優的,?1、?2均為20°。
優選的,在輪廓儀下測試拋光片邊緣的倒角參數L1、L2、L3、L4、?1、?2。
優選的,拋光的時間t為1-5h。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所產生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爍科晶體有限公司,未經山西爍科晶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1705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NMP精餾塔底焦油再利用的設備
- 下一篇:調制逆向反射壓電多層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