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機械結構承重升降平臺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12076.1 | 申請日: | 2021-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030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子英;彭會文;李碩;唐曉東;孫麗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F7/12 | 分類號: | B66F7/12;B66F7/28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珉 |
| 地址: | 11004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械 結構 承重 升降 平臺 使用方法 | ||
一種機械結構承重升降平臺及使用方法,包括底座,底座下表面邊緣均布設置有支腿,內定位環和導向座位于底座的環形凹槽內且通過螺栓安裝在底座上,導向座上沿周向均布的平槽槽底靠近內圓面一側安裝有擋銷,導向座的多個平槽內分別設置有楔形塊,楔形塊與擋銷正對的側壁上鉆有彈簧安裝孔,在彈簧安裝孔與擋銷之間安裝彈簧,導向座凸臺外圓面與外定位環內圓面滑動間隙配合,外定位環下端面設置的斜槽與楔形塊的斜面配合,傳動環套在底座頂部的外圓面處,限位螺釘穿過傳動環的腰型通孔與底座螺接,且在腰型通孔的設置下使傳動環可沿底座轉動,所述傳動環的內部型面與楔形塊的尾部的圓弧面相切。本發明升降平臺操作輕便結構穩定精度高且制造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結構升降平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機械結構承重升降平臺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發動機裝配過程中,根據新的工藝路線要求需要將機匣與轉子單元體先按設計圖尺寸的高度定位進行初步裝配,然后需要將機匣單元相對轉子單元體提升一定高度,來進行發動機葉片的安裝與調試。航空發動機部件單元體積大,重量沉,新裝配工藝路線要求既實現機匣與轉子單元體的精準定位又要實現其相對高度的自由轉換,難度很大,以往行業內尚沒有成熟的設計案例。不排除可用電動及液壓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但此方案設計結構復雜成本高,傳動精度和可靠性無法保證。
發明內容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機械結構承重升降平臺,包括底座、限位螺釘、外定位環、內定位環及導向座,所述底座下表面邊緣均布設置有支腿,所述底座上表面加工有環形凹槽,所述內定位環和導向座位于環形凹槽內,且內定位環位于導向座內側,內定位環的內圓面和導向座的外圓面均通過環形凹槽槽面定位,且內定位環和導向座均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底座上,所述導向座上開設有沿周向均布的平槽,且在平槽槽底靠近內圓面一側安裝有擋銷,導向座的多個平槽內分別設置有楔形塊,楔形塊與擋銷正對的側壁上鉆有彈簧安裝孔,在彈簧安裝孔內安裝有彈簧,且彈簧一端抵在擋銷上,所述導向座凸臺外圓面與外定位環內圓面滑動間隙配合,外定位環下端面設置的斜槽與楔形塊的斜面配合,所述傳動環通過其下表面設置的凹槽套在底座頂部的外圓面處,且與底座之間為間隙配合,所述限位螺釘穿過傳動環的腰型通孔與底座螺接,且在腰型通孔的設置下使傳動環可沿底座轉動,所述傳動環的內部型面與楔形塊的尾部的圓弧面相切。
所述傳動環本體上表面邊緣處沿周向均布開設腰型通孔,通過腰型通孔的設置使得傳動環能夠在底座上轉動,所述傳動環內部型面由四個偏心圓弧面組成,且四個偏心圓弧面分別與四個楔形塊配合。
所述傳動環外圓面螺接有手柄。
一種機械結構承重升降平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機匣單元放置于外定位環上,且通過外定位環的凸臺定位,將轉子單元放置于內定位環上,且通過內定位環的凸臺定位;當機匣單元相對于轉子單元需要提升一定高度時,通過手柄逆時針轉動傳動環,傳動環迫使楔形塊沿徑向向靠近圓心側移動,由于楔形塊的斜面與外定位環的斜槽配合推動外定位環向上移動,機匣單元相對于轉子單元提升一定高度后,由于傳動環的內部型面與楔形塊圓弧面相切,實現自鎖,使外定位環固定在所需高度處,同時彈簧在楔形塊向圓心側移動時逐漸被壓縮;當發動機葉片安裝并調試后;通過手柄順時針轉動傳動環,并在彈簧彈性勢能的作用下,楔形塊在彈簧的作用下沿著徑向向遠離圓心側移動,退回至初始高度,實現了外定位環相對內定位環相對高度的轉換。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為:
1、本發明升降平臺由一個固定的內定位環和一個高低切換的外定位環組成,并且外定位環的高度可在兩個相差為3mm的高度間切換,保證外定位環與內定位環的平行度。
2、本發明升降平臺可輕松推起不小于300公斤重物,并保證較高的定位精度。利用了杠桿加偏心圓與楔形塊相組合的結構,將推力放大數十倍,輕松將數百斤重物推起,操作輕便、結構穩定、定位精度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120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