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輥棒全自動檢測機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910142.1 | 申請日: | 2021-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544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邱和林;盧進聰;梁日成;胡明才;張脈官;楊華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金剛新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市金剛金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08 | 分類號: | G01B11/08;G01B11/00;B41K3/02;B41K3/6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huán)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楓;周應勛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自動 檢測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輥棒全自動檢測機,包括機架、支承機構、對中機構、旋轉驅動機構、測距傳感器、分級標識機構和控制主機,所述支承機構包括兩兩相對設置的支承輪組;所述對中機構包括兩兩相對設置的推板和對中氣缸,所述對中氣缸與所述推板相連;所述旋轉驅動機構與至少一支承輪組相連,用于驅動支承輪組帶動被測輥棒旋轉;所述測距傳感器設于兩組所述對中機構之間,且沿被測輥棒的長度方向排布設置;所述分級標識機構及測距傳感器分別與所述控制主機相連,所述控制主機用于接收所述測距傳感器的信號,并控制所述分級標識機構對被測輥棒標識分級記號。本發(fā)明可以對輥棒進行自動檢測并自動分級標識,檢測效率和準確度高。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輥棒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輥棒全自動檢測機。
背景技術
傳統輥棒完工檢測主要靠人工用游標卡尺和百分表測量,具體需要對輥棒兩端的外徑尺寸和長度方向多個點的跳動度進行檢測。對于大批量輥棒生產過程來說,這個檢測工作量是巨大的,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測量效率低,量具磨損快,還容易出現人為錯誤。
因此,亟需提供一種陶瓷輥棒自動檢測設備。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輥棒全自動檢測機,其可以對輥棒進行自動檢測并自動分級標識,檢測效率和準確度高。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輥棒全自動檢測機,包括機架、支承機構、對中機構、旋轉驅動機構、測距傳感器、分級標識機構和控制主機,所述支承機構、對中機構、旋轉驅動機構、測距傳感器和分級標識機構均設于所述機架上,
所述支承機構包括兩兩相對設置的支承輪組,用于支承被測輥棒;
所述對中機構包括兩兩相對設置的推板和對中氣缸,所述對中氣缸與所述推板相連,用于驅動推板與所述被測輥棒的端部抵接實現被測輥棒對中;
所述旋轉驅動機構與至少一支承輪組相連,用于驅動支承輪組帶動被測輥棒旋轉;
所述測距傳感器設于兩組所述對中機構之間,且沿被測輥棒的長度方向排布設置;
所述分級標識機構及測距傳感器分別與所述控制主機相連,所述控制主機用于接收所述測距傳感器的信號,并控制所述分級標識機構對被測輥棒標識分級記號。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測距傳感器包括第一測距傳感器和第二測距傳感器,所述第一測距傳感器和第二測距傳感器為激光距離傳感器;
所述第一測距傳感器成對且相對設置在待檢測輥棒端部的兩側,成對設置的所述第一測距傳感器發(fā)射的激光束在同一直線上,且與所述被測輥棒的軸線相交;
所述第二測距傳感器沿輥棒的長度方向排列設置。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還包括進棒機構,所述進棒機構包括進棒導軌、第一限位氣缸、第二限位氣缸,第一感應開關和第二感應開關,
所述進棒導軌向出料端一側傾斜設置,所述第一限位氣缸和第二限位氣缸沿進棒方向依次排列于所述進棒導軌的出料端,所述第一感應開關設于所述第一限位氣缸的進料側,所述第二感應開關設于所述第一限位氣缸與第二限位氣缸之間,所述第一感應開關、所述第二感應開關分別與所述第一限位氣缸相連,所述第二感應開關、所述測距傳感器分別與所述第二限位氣缸相連。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還包括出棒機構,所述出棒機構包括出棒支承架、出棒導軌和翻轉驅動氣缸,所述出棒導軌與出棒支承架鉸接,所述翻轉驅動氣缸與支承架相連,且所述翻轉驅動氣缸的活塞端與所述出棒導軌相連,用于驅動所述出棒導軌翻轉。
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還包括托舉機構,所述托舉機構包括升降驅動機構和托舉輪組,所述升降驅動機構與托舉輪組相連,用于承接進棒機構出料端的待測輥棒,且將待測輥棒移載至所述支承機構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金剛新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市金剛金智能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金剛新材料有限公司;佛山市金剛金智能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1014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