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低溫脫水技術的菊芋花茶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04420.2 | 申請日: | 2021-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680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寧;馮良山;李穎;魏忠平;馬鳳江;李開宇;向午燕;楊姝;婁義晟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3F3/16 | 分類號: | A23F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知翼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984 | 代理人: | 孫長江 |
| 地址: | 110161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低溫 脫水 技術 菊芋 花茶 制備 工藝 | ||
本發明涉及菊芋花茶制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基于低溫脫水技術的菊芋花茶制備工藝。其包括以下步驟:將菊芋花進行清洗后晾曬,保持表面水分為1?5%;將菊芋花的葉片撕開,并放入含硒浸液中浸泡1?2h,再加熱攪拌;將浸泡后的的菊芋花放入至微波真空干燥機中,進行低溫脫水工作后,制得菊芋花茶,該基于低溫脫水技術的菊芋花茶制備工藝中,在菊芋花進行低溫脫水前,加入至含硒浸液中進行浸泡,并通過加熱提升含硒浸液浸入量,可提升菊芋花茶的含硒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菊芋花茶制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基于低溫脫水技術的菊芋花 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菊芋,又名洋姜和鬼子姜,是菊科向日葵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舌狀花,舌片金黃色,長橢圓形,管狀花,花冠黃色,花期長短因菊芋品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花期長的持續時 間可達到120天。菊芋花中含有豐富的黃酮類、花色素、綠原酸、蛋白質、氨基酸、維生 素,還有豐富的Ca鈣、Mg鎂、Fe鐵、Zn鋅、Mn錳、Se硒等微量元素等人體必不可少的 營養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突變、降糖、降壓、降脂、美容養顏、調理氣色等功效, 在抗氧化、抗癌、防癌等方面也有顯著效果;
現有技術中制備得菊芋花茶硒含量較少,減少了適用人群的范圍,因此需要一種新型 的基于低溫脫水技術的菊芋花茶制備工藝來改善現有技術的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低溫脫水技術的菊芋花茶制備工藝,以解決上述背景 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低溫脫水技術的菊芋花茶制備工藝,包括以下 步驟:
S1.1、將菊芋花進行清洗后晾曬,保持表面水分為1-5%;
S1.2、將菊芋花的葉片撕開,并放入含硒浸液中浸泡1-2h,再加熱攪拌;
S1.3、將浸泡后的的菊芋花放入至微波真空干燥機中,進行低溫脫水工作后,制得菊 芋花茶。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S1.1中,清洗菊芋花時,應反復清洗2-3次,每次清洗后需重新更換凈水,水溫為20-25℃。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S1.1中,晾曬步驟為室內晾曬,溫度保持在20-30℃之間。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S1.2中,葉片撕開位置為葉尖,撕開深度為1-2mm, 便于葉片能夠快速吸入含硒浸液,提高硒含量,撕開深度較長,容易影響花茶的外觀,并 導致花茶內部養分流失。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S1.2中,所述含硒浸液包括一下原料組成:綠茶提取物1-5%、蘋果汁1-5%、蜂蜜1-2%和硒粉0.1-1%,其余為去離子水。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含硒浸液的制備方法為:
S2.1、將綠茶加入至溶劑中,升溫回流,過濾后制得綠茶提取物;
S2.2、將蘋果粉碎,加入至壓榨機中榨汁,然后過濾制得蘋果汁;
S2.3、將綠茶提取物、蘋果汁、蜂蜜和硒粉加入至去離子水中,真空升溫攪拌,過濾后制得含硒浸液。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S2.1中,溶劑為乙醇水溶液,回流溫度為60-70℃, 回流時間為3-4h。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S2.2中,蘋果榨汁后,反復過濾3-5次,其 中蘋果汁固體含量不超過1-3%。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S2.3中,真空度為80-100Kpa,溫度為70-80℃, 攪拌速率為120-150r/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未經遼寧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0442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高層次綜合工具的快速傅里葉算法優化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液壓馬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