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植物乳桿菌菌株及其應用,加工普洱茶的方法及所得普洱酸茶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98074.1 | 申請日: | 2021-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8959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能;賈鰻;謝吉林;楊智;康燕山;丁正蛟;李科先;丁章貴;高林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大益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23F3/10;C12R1/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王靜;高釗 |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植物 桿菌 菌株 及其 應用 加工 普洱茶 方法 所得 普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植物乳桿菌菌株及其應用,以及用該菌株加工普洱茶的方法及所得普洱酸茶。所述植物乳桿菌的保藏編號為CGMCC?No.15912。將該菌株接種于普洱曬青毛茶中,進行發酵培養,能夠得到湯色黃亮,口感特別優異的普洱酸茶,所得普洱酸茶微酸回甜,無異雜味,并且較傳統酸茶滋味獨特,潤喉解渴。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菌株及其應用,加工普洱茶的方法及所得普洱酸茶。
背景技術
茶葉起源于我國,是世界上普遍飲用的飲料之一,世界人均飲茶量0.5kg/a,茶飲料消費量僅次于水,高于咖啡、啤酒、葡萄酒和碳酸飲料。而茶葉消耗量之所以巨大,其中原因就在于茶葉中的功能成分眾多,這些有效成分主要是有機化合物,占茶樹葉片鮮重的15%-21%,其中蛋白質20%-30%、氨基酸1%-4%、生物堿2%-5%、酚類物質20%-35%、糖類物質20%-25%、有機酸3%左右、脂肪8%左右、色素物質1%左右、芳香物質0.005%。我國作為茶葉生產大國,茶葉加工轉化遠不及日本、歐美,因此,茶葉發酵加工方面仍然存在巨大前景。
植物乳桿菌屬于乳桿菌科中的乳桿菌屬,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厭氧或兼性厭氧,菌種為直或彎的桿狀,是一種常見于奶油、肉類及許多蔬菜發酵制品中的乳酸菌,能通過胃并定植于腸道發揮有益作用。它對腸道微生物有重要影響,無論在食品發酵,還是在工業乳酸發酵以及醫療保健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菌株及其應用,加工普洱茶的方法及所得普洱酸茶。
具體而言,本發明提供了:
(1)一種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菌株,其保藏編號為CGMCCNo.15912。
(2)一種加工普洱茶的方法,包括將根據(1)所述的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菌株接種于普洱曬青毛茶中,進行發酵培養。
(3)根據(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種前,對所述普洱曬青毛茶進行浸泡處理,過水的時間為10-30秒。
(4)根據(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種前,將所述普洱曬青毛茶蒸制10-20分鐘。
(5)根據(2)所述的方法,其中將處于生長指數期的所述植物乳桿菌菌株接種于所述普洱曬青毛茶中;優選地,所述植物乳桿菌菌株的接種量為每克普洱曬青毛茶接種103-105個菌種。
(6)根據(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發酵培養在20℃至45℃、0.5-1mg/l的含氧量下進行14-60天;優選地,所述發酵培養在30℃至小于40℃的條件下進行。
(7)根據(2)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原料等級為特級至八級的普洱曬青毛茶作為發酵原料。
(8)根據(2)-(7)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制備得到的普洱酸茶。
(9)根據(1)中所述的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菌株在普洱曬青毛茶加工中的應用。
(10)根據(9)所述的應用,其中所述普洱曬青毛茶的原料等級為特級至八級。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大益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云南大益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980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蒙特卡羅模擬的輻射防護箱體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攝像模組以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