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人設備的控制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892803.2 | 申請日: | 2021-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034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0 |
| 發明(設計)人: | 于海濤;萬華旭;趙惠鵬;夏華夏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1/02 | 分類號: | G05D1/02;H04B17/3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曼威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09 | 代理人: | 方志煒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人 設備 控制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本說明書公開了一種無人設備的控制方法、裝置及系統,并具體公開了,遠程遙控設備根據獲取到的無人設備與遠程遙控設備之間的每條通信信道的信道質量參數所落入的信道質量參數范圍,確定各條通信信道對應的信道質量標識符,隨后根據各條通信信道的信道質量參數,確定在當前通信質量下無人設備行駛時的各項推薦行駛指標,并在遠程操控畫面中向遠程操控員展示各項推薦行駛指標以及各條通信信道對應的信道質量標識符。這樣,遠程操控員可以根據各條通信信道對應的信道質量標識符,直觀地了解到當前無人設備所處環境下通信質量好壞,同時,可以根據各項推薦行駛指標調整操作,降低了無人設備行駛時所面臨的安全風險。
技術領域
本說明書涉及遠程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人設備的控制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無人設備在道路上行駛時,遇到如交通事故、道路修繕等復雜路況情況時,將由位于遠端的遠程操控員,接管無人設備的控制權,對無人設備進行遠程控制,并在路況恢復正常后,將控制無人設備的控制權,重新交給無人設備。
目前,遠程操控員對無人設備進行遠程控制時,無人設備將采集的視頻數據,通過選取出的通信信道,發送給遠端的遠程遙控設備。遠程操控員基于遠程遙控設備的遠程操控畫面,獲取到無人設備所采集的視頻數據,并根據該視頻數據,對遠程遙控設備進行操作,以使遠程遙控設備將遠程操控員的操作轉化為控制指令,并發送至無人設備,實現對無人設備的遠程控制。
目前,無人設備和遠程遙控設備之間的多條通信信道的信道質量,多是直接顯示對應的參數值,如此,對于遠程操控員來說,不夠直觀,遠程操控員需要根據預設的信道質量評估標準,將各條通信信道的信道質量對應的參數值進行轉化,而后才能知道各條通信信道的信道質量好壞。這樣,不便于遠程操控員根據通信信道的信道質量,調整對無人設備控制策略。
發明內容
本說明書提供一種無人設備的控制方法、裝置及系統,以部分的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
本說明書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本說明書提供了一種無人設備的控制方法,包括:
遠程遙控設備獲取無人設備與所述遠程遙控設備之間的各條通信信道的信道質量參數;
根據每條通信信道的信道質量參數所落入的信道質量參數范圍,確定各條通信信道對應的信道質量標識符,不同信道質量參數范圍對應不同的信道質量標識符;
根據所述各條通信信道的信道質量參數,確定在當前通信質量下,所述無人設備行駛時的各項推薦行駛指標,并在遠程操控畫面中向遠程操控員展示所述各項推薦行駛指標以及所述各條通信信道對應的信道質量標識符;
響應于所述遠程操控員基于所述各項推薦行駛指標和/或所述各條通信信道對應的信道質量標識符所執行的操作,生成控制指令,并將所述控制指令發送至所述無人設備,以使所述無人設備根據所述控制指令對自身進行控制。
可選地,所述無人設備對應配置有第一中轉設備,所述遠程遙控設備對應配置有第二中轉設備,所述無人設備通過所述第一中轉設備與所述第二中轉設備之間采用的通信協議,建立與所述遠程遙控設備之間的所述各條通信信道,所述通信協議包括:多路傳輸控制協議(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MPTCP)、多徑用戶數據報協議(Multi-Path User Datagram Protocol,MPUDP)中的至少一種;
將所述控制指令發送至所述無人設備,具體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中轉設備,將所述控制指令分別通過所述各條通信信道并行發送至所述第一中轉設備,以使所述第一中轉設備按照所述控制指令接收時間的先后順序,確定出目標控制指令,并將所述目標控制指令轉發給所述無人設備。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9280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