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動機的潤滑系統及發動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58145.5 | 申請日: | 2021-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177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倪偉;張欣林;龐淑娟;姜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1/16 | 分類號: | F01M1/16;F01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唐述燦 |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潤滑 系統 | ||
本公開提供了一種發動機的潤滑系統及發動機,屬于汽車領域。所述發動機的潤滑系統包括機油泵、主油道和反饋油道;所述機油泵為全程可變排量機油泵,所述機油泵的進油口用于與所述發動機的油底殼連通;所述主油道的進油口與所述機油泵的出油口連通,所述主油道的出油口用于與所述發動機的潤滑腔連通;所述反饋油道的第一端與所述主油道連通,所述反饋油道的第二端與所述機油泵的感應端連通;所述機油泵被配置為,根據所述反饋油道反饋的油壓,調整所述機油泵的出油口的油壓。本公開通過發動機的潤滑系統,可以實現發動機的潤滑系統的油壓的實時調整。
技術領域
本公開屬于汽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發動機的潤滑系統及發動機。
背景技術
發動機的潤滑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向作相對運動的零件表面輸送定量的清潔潤滑油,以實現液體摩擦,減小摩擦阻力,減輕機件的磨損,并對零件的表面進行清洗和冷卻。
相關技術中,發動機的潤滑系統包括機油泵和主油道等結構,機油泵從油底殼抽吸潤滑油,并使潤滑油經過機油濾清器過濾后,輸送到設置在發動機的缸體上的主油道,并通過主油道輸送到需要潤滑的各個部位。由于發動機的轉速與機油泵的輸出壓力正相關,所以當發動機轉速高時,輸出的機油壓力可能會超出正常潤滑油的需求壓力范圍。為了避免上述問題,會在機油泵出口管路中設置機械泄壓閥,輸出壓力高于壓力范圍時,泄壓閥打開,潤滑油可通過泄壓閥流入低壓的油底殼,降低壓力。
然而,泄壓閥在使用時,若出現卡滯問題,潤滑油就會不斷流入油底殼,導致潤滑油壓力不斷下降,最終發動機因缺乏潤滑,出現燒瓦,拉缸等惡性故障。
發明內容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發動機的潤滑系統,可以實現發動機的潤滑系統的油壓的實時調整。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發動機的潤滑系統,所述發動機的潤滑系統包括機油泵、主油道和反饋油道;
所述機油泵為全程可變排量機油泵,所述機油泵的進油口用于與所述發動機的油底殼連通;
所述主油道的進油口與所述機油泵的出油口連通,所述主油道的出油口用于與所述發動機的潤滑腔連通;
所述反饋油道的第一端與所述主油道連通,所述反饋油道的第二端與所述機油泵的感應端連通;
所述機油泵被配置為,根據所述反饋油道反饋的油壓,調整所述機油泵的出油口的油壓。
在本公開的又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主油道包括第一主油道、第二主油道和第三主油道;
所述第一主油道的第一端與所述機油泵的出油口連通;
所述第二主油道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主油道的第二端連通,所述第二主油道的第二端用于與所述發動機的曲軸潤滑腔連通;
所述第三主油道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主油道連通,所述第三主油道的第二端用于與所述發動機的凸輪軸潤滑腔連通,所述反饋油道與所述第三主油道的第二端連通。
在本公開的又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主油道還包括曲軸油道;所述曲軸油道與所述第三主油道的第二端連通,所述曲軸油道用于與所述發動機的曲軸潤滑腔連通。
在本公開的又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主油道還包括連接油道和凸輪軸油道;所述連接油道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主油道的第二端連通,所述連接油道的第二端與所述凸輪軸油道連通;
所述凸輪軸油道的延伸方向與所述曲軸油道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凸輪軸油道用于與所述發動機的凸輪軸潤滑腔連通。
在本公開的又一種實現方式中,還包括機濾模塊;所述機濾模塊的進油口與所述第一主油道的第一端連通,所述機濾模塊出油口與所述第二主油道的第一端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5814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