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根據影像結果經皮穿刺的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51219.2 | 申請日: | 2021-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766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紫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A61B90/11;G06T7/00;G06T7/73;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陳亮 |
| 地址: | 226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根據 影像 結果 穿刺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根據影像結果經皮穿刺的方法及系統,涉及經皮穿刺技術領域,該經皮穿刺的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A、病患人體信息采集;B、人體醫學影像圖構建;C、自動化經皮穿刺操作;D、智能化經皮穿刺檢測。該根據影像結果經皮穿刺的方法及系統,病患人體信息采集過程中需要掃描人體影像,將人體生物組織三維圖像與人體血管網絡圖像復合疊加能夠獲取較為精準的三維立體人體醫學影像圖,于三維立體人體醫學影像圖中選取具體的穿刺坐標點的方式,使得穿刺點位更加精準,適應現代化手術模式發展需求,采用計算機控制穿刺器械夾持穿刺針代替人工穿刺,誤差較小,能夠提高穿刺精準度,減少人工穿刺情況造成的反復穿刺給病患帶來的痛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經皮穿刺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根據影像結果經皮穿刺的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經皮穿刺術是介入放射學的基礎,其目的是建立通道,包括血管與非血管通道,極大多數介入技術必須通過這種通道來完成診斷與治療過程。醫學影像是指為了醫療或醫學研究,對人體或人體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內部組織影像的技術與處理過程。
現有的根據影像結果經皮穿刺方法多采用人工穿刺,穿刺點位不夠準確,容易出現反復穿刺的情況造成病患不適,并且一般的經皮穿刺不具備穿刺點位檢測的作用,容易出現穿刺誤差,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根據影像結果經皮穿刺的方法及系統。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根據影像結果經皮穿刺的方法及系統,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的根據影像結果經皮穿刺方法多采用人工穿刺,穿刺點位不夠準確,容易出現反復穿刺的情況造成病患不適,并且一般的經皮穿刺不具備穿刺點位檢測的作用,容易出現穿刺誤差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根據影像結果經皮穿刺的方法及系統,該經皮穿刺的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A、病患人體信息采集;
B、人體醫學影像圖構建;
C、自動化經皮穿刺操作;
D、智能化經皮穿刺檢測。
可選的,所述步驟A的病患人體信息采集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A1、采用探測設備,通過光學斷層掃描技術對病患進行掃描成像,調整x光的強度,利用x光進行光學斷層掃描實現對生物組織高分辨率的非侵入層析測量;
A2、通過x光透視檢查,檢測該病患生物組織不同深度層面對入射弱相干光的背向反射或幾次散射信號,從而對人體生物組織進行三維成像;
A3、同時通過磁共振血管成像技術,獲取血管影像,而后采用圖像增強預處理技術,強化血管邊緣線,并消除斑點,使得圖像清晰化,獲得明顯的血管網絡圖像,并通過血管影像構建血管三維影像圖。
可選的,所述步驟B的人體醫學影像圖構建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B1、將人體生物組織三維圖像與人體血管網絡圖像復合疊加進行影像整合,構建人體三維立體影像圖,從而獲得完整的醫學影像圖,將該人體醫學影像圖上傳至數據庫中進行備份保存;
B2、根據上述人體醫學影像圖,建立三維坐標,根據病患具體癥狀,進行經皮穿刺診斷,根據診斷結果選擇穿刺點位,并根據三維坐標選取該穿刺點位的坐標信息。
可選的,所述步驟C的自動化經皮穿刺操作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C1、向穿刺器械的計算模塊中輸入三維坐標中的穿刺參數,以及相應的穿刺方向、穿刺角度以及穿刺深度;
C2、穿刺器械采用穿刺針進行穿刺操作,該穿刺器械根據穿刺參數自動定位穿刺點,移動至最佳穿刺位置;
C3、穿刺器械依據相應的穿刺方向、穿刺角度以及穿刺深度調整穿刺位置,經正確穿刺點進針進行經皮穿刺,實現精準穿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未經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5121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浮盤式密封閥門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無線藍牙音訊輸出系統與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