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避免車輛撞擊后電路漏電傷人的新能源汽車電池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841091.1 | 申請日: | 2021-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51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史樹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國行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50/579 | 分類號: | H01M50/579;B60L3/00;B60L50/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銘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張凱 |
| 地址: | 221300 江蘇省徐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避免 車輛 撞擊 電路 漏電 傷人 新能源 汽車 電池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新興能源汽車技術研發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避免車輛撞擊后電路漏電傷人的新能源汽車電池裝置,包括斷電機構,所述斷電機構的內部設置有第二鍥形塊,所述第二鍥形塊的頂部焊接有豎桿,所述豎桿右側的頂部鉚接有連桿。該避免車輛撞擊后電路漏電傷人的新能源汽車電池裝置,當車輛受到撞擊時,此時供電觸點向左運動使得設備電路斷路,從而達到了避免車輛受到撞擊后電路漏電傷人的效果。減震軟墊帶動橫桿向右運動,此時內螺紋塊在螺紋桿的驅動下可以轉動,進一步使得內螺紋塊切割N極永磁體和S極永磁體的磁場后產生電能,此時報警器可以發出警報,從而達到了斷電情況下仍可報警提高救援速率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興能源汽車技術研發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避免車輛撞擊后電路漏電傷人的新能源汽車電池裝置。
背景技術
在能源問題和環保問題的壓力下,新興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得益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新興能源電動汽車的技術越發成熟,近年來市場上已經涌現出大量的電動汽車,電動汽車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氣的有害氣體,對人類和環境傷害較少。
電動汽車在發生車禍時,車輛受到撞擊后其內部的電線可能會破損,進而導致電路漏電,此時漏電的電路可能會引發火災和傷人事件,而如何避免車輛受到撞擊后電路漏電傷人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避免車輛撞擊后電路漏電傷人的新能源汽車電池裝置。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避免車輛撞擊后電路漏電傷人的新能源汽車電池裝置,具備避免車輛受到撞擊后電路漏電傷人等優點,解決了電動汽車在發生車禍時,車輛受到撞擊后其內部的電線可能會破損,進而導致電路漏電,此時漏電的電路可能會引發火災和傷人事件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避免車輛受到撞擊后電路漏電傷人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避免車輛撞擊后電路漏電傷人的新能源汽車電池裝置,包括斷電機構,所述斷電機構的內部設置有兩個呈左右對稱分布的第二鍥形塊,每個所述第二鍥形塊的頂部均焊接有豎桿,每個所述豎桿靠近對稱軸的一側的頂部鉚接有連桿,每個所述連桿遠離豎桿的一側鉚接有限位桿,每個所述限位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支撐彈簧,每個所述限位桿頂部的外壁活動連接有滑動塊,每個所述滑動塊的遠離對稱軸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拉伸彈簧,每個所述滑動塊的靠近對稱軸的一側焊接有供電觸點;
還包括報警機構,所述報警機構的內部沿所述對稱軸呈左右對稱分布設置有兩個橫桿,每個所述橫桿的外壁套接有第二減震彈簧,每個所述橫桿的靠近對稱軸的一側焊接有螺紋桿,每個所述螺紋桿靠近對稱軸的一側的外壁活動連接有內螺紋塊,每個所述內螺紋塊的頂部活動連接有N極永磁體,每個所述內螺紋塊的底部活動連接有S極永磁體;
還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內部沿所述對稱軸呈左右對稱分布設置有兩個第一鍥形塊,每個所述第一鍥形塊的遠離對稱軸的一側焊接有固定桿,每個所述固定桿的遠離對稱軸的一側焊接有減震軟墊,每個所述減震軟墊的靠近對稱軸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減震彈簧,所述殼體的內部設置有斷電機構,所述殼體內部的頂部設置有報警機構。
優選的,兩個所述供電觸點與設備供電形成閉合回路。
優選的,每個所述拉伸彈簧遠離滑動塊的一側固定連接在殼體的內壁上,且滑動塊滑動連接在殼體的內部。
優選的,每個所述支撐彈簧遠離限位桿的一側固定連接在殼體的內部,且限位桿底部的左右兩側均鉚接有連桿。
優選的,所述第二鍥形塊在第一鍥形塊的靠近對稱軸的一側,所述第一鍥形塊的傾斜角度與第二鍥形塊的傾斜角度相同。
優選的,每個所述第二減震彈簧的遠離對稱軸的一側固定連接在減震軟墊靠近對稱軸的一側上,每個所述第二減震彈簧的靠近對稱軸的一側固定連接在殼體的外壁,每個所述橫桿的遠離對稱軸的一側焊接在減震軟墊靠近對稱軸的一側上。
優選的,所述內螺紋塊的內部有與螺紋桿的外壁相適配的螺紋,且內螺紋塊為金屬材料制成,且內螺紋塊通過內部線路與外部的報警器形成閉合回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國行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國行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4109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自旋霍爾效應傳感器及其設備
- 下一篇:一種cpp包裝薄膜收卷和存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