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抑制錫晶須生長的后處理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820003.X | 申請日: | 2021-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646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孫沈良;黃海賓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寧市科泰克金屬表面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D5/48 | 分類號: | C25D5/48;C25D3/32 |
| 代理公司: | 嘉興海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王曦 |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抑制 須生 處理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抑制錫晶須生長的后處理劑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質量百分數計的各組分:0.1?20wt%長鏈烷烴基亞磷酸,其碳原子數不少于4;0.1?20wt%長鏈烷烴基亞磷酸酯,其碳原子數不少于4;余量為高沸點烷烴溶劑。本發明的抑制錫晶須生長的后處理劑及其制備方法,工藝簡單,制備成本低,可有效抑制晶須生長速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表面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抑制鍍錫、錫合金中錫晶須生長的后處理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晶須是由高純度單晶生長而成的微納米級的短纖維。微觀形態呈類頭發狀,能從固體表面自然的生長出來,也稱為“固有晶須”。
晶須在很多金屬上生長,最常見的是在錫、鎘、鋅、銻、銦等金屬上生長;甚至有時錫鉛合金上也會生長晶須,但發生概率較小。一般來說,晶須現象容易出現在相當軟和延展性好的材料上,特別是低熔點金屬。
錫須(Tin whisker),是電子產品及設備中一種常見的現象。
錫須的形狀不規則,部分呈中控狀,且錫須外表面呈現溝槽。錫須直徑可以達到10微米,長度可達9毫米以上,其傳輸電流的能力可達10mA,當傳輸電流較大時,錫須可能會因高溫被燒掉。
錫須的存在會在電子組件中會引起兩個嚴重的問題:會導致電子短路,并且它們會破壞來自其底層的釋放,引起機械破壞。對于一些需要高可靠性系統,如衛星系統,錫須的存在會嚴重影響線路及電鍍物質的穩定性及可靠性。
錫須生長的速率一般在0.03-0.9mm/year。在一定條件下,生長速率可能增加100倍或者100倍以上。其生長速率由鍍層的電鍍反應條件、鍍層厚度、基體材料、晶粒結構以及存儲環境條件等因素決定。
錫須的生長主要是由電鍍層上開始的,具有較長的潛伏期,從幾天到幾個月甚至幾年,一般很難準確預測錫須所帶來的危害。
對于電鍍鍍錫或錫合金,錫須的產生原因如下:
1、錫與銅之間相互擴散,形成金屬互化物,致使錫層內壓應力的迅速增大,從而使得錫原子沿晶體邊界進行擴散,形成錫須;
2、電鍍后鍍層的殘余應力,導致錫須的生長。
發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抑制錫晶須生長的后處理劑及其制備方法,工藝簡單,制備成本低,可有效抑制晶須生長速率。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抑制晶須生長的后處理劑,包括如下按質量百分數計的各組分:
0.1-20wt%長鏈烷烴基亞磷酸;優選為N-十八烷基亞磷酸。
0.1-20wt%長鏈烷烴基亞磷酸酯;優選為三(N-十八烷基)亞磷酸酯。
余量為余量為高沸點烷烴溶劑;優選為高沸點的ISOPAR G(異構烷烴);。
進一步的,所述N-十八烷基亞磷酸與三(N-十八烷基)亞磷酸酯的質量為比為(1-1.5):(2-2.5)。
上述后處理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S1、將N-十八烷基亞磷酸按照一定質量比加入ISOPAR G并混合攪拌均勻;
S2、在S1中的溶液中,按質量比加入一定量的三(n-18烷基)亞磷酸酯,控制溫度并充分攪拌;
S3、將S2中的溶液過濾;
S4、對S3中的組合物成品進行包裝。
進一步的,S2中攪拌溫度控制在10-30℃,攪拌時間為2-4h。
進一步的,S3中溶液過濾精度為1-10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寧市科泰克金屬表面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海寧市科泰克金屬表面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2000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風電場技術改造需求系統性評估預測方法
- 下一篇:減震器軸承部件熱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