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刺梨芽茶的制作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11224.0 | 申請日: | 2021-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196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喻永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喻永華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濤智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畢雅鳳 |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刺梨 芽茶 制作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刺梨芽茶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S1、從刺梨樹上采摘鮮嫩的刺梨芽;S2、將采摘的刺梨芽鋪開進行攤晾;S3、將攤晾后的刺梨芽翻炒殺青;S4、對刺梨芽進行揉捻;S5、對揉捻后的刺梨芽進行二次攤晾;S6、對二次攤晾后的刺梨芽進行二次炒制;S7對刺梨芽進行二次揉捻;S8、對二次揉捻后的刺梨芽進行三次攤晾;S9、對三次攤晾后的刺梨芽使用烘箱進行烘烤;S10、對烘烤后的刺梨芽進行篩選包裝。本發明解決了目前刺梨芽資源利用不足的問題,且制作的刺梨芽茶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刺梨芽茶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刺梨作為薔薇科多年生落葉灌木繅絲花的果實,富含維生素B、P及C,味甜酸,含大量維生素,可供食用及藥用,生食或制蜜餞、釀酒,藥用能解暑消食,是滋補健身的營養珍果,還可作為熬糖釀酒的原料。繅絲花的芽葉(也叫刺梨芽)同樣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但是,目前人們對繅絲花的利用主要在其果實刺梨上,而忽略了刺梨芽,這是對自然資源的浪費,因此,需要提供一種能利用刺梨芽的方法。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對刺梨芽資源浪費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刺梨芽茶的制作工藝。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刺梨芽茶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S1、采芽,從刺梨樹上采摘鮮嫩的刺梨芽;
S2、攤晾,將采摘的刺梨芽鋪開進行攤晾;
S3、炒制,將攤晾后的刺梨芽翻炒殺青;
S4、揉捻,對刺梨芽進行揉捻;
S5、攤晾,對揉捻后的刺梨芽進行二次攤晾;
S6、復炒,對二次攤晾后的刺梨芽進行二次炒制;
S7、揉捻,對刺梨芽進行二次揉捻;
S8、攤晾,對二次揉捻后的刺梨芽進行三次攤晾;
S9、烘烤,對三次攤晾后的刺梨芽使用烘箱進行烘烤;
S10、對烘烤后的刺梨芽進行篩選包裝。
優選的,在步驟S1中刺梨芽為金刺梨樹開花后及果實成熟前的頂端嫩芽。
優選的,在步驟S2中,攤晾后的刺梨芽水分含量在初始水分含量的80%以下。
優選的,在步驟S3中,炒制時翻炒的溫度為200℃~220℃,并且殺青殺透。
優選的,在步驟S4的揉捻前和步驟S7的二次揉捻前,先將刺梨芽攤晾冷卻。
優選的,在步驟S5中,揉捻時間為20min~40min。
優選的,在步驟S7中,二次炒制時翻炒的溫度為100℃~120℃。
優選的,在步驟S10中,五次攤晾后的刺梨芽水分含量在初始水分含量的50%以下。
優選的,在步驟S11中,烘箱烘烤的初始溫度為60℃,然后以2℃/min的速度升至80℃,再以2℃/min的速度降至60℃,待降至60℃后結束烘烤。
優選的,還包括如下步驟:
取部分步驟S1中采摘的刺梨芽,通過真空冷凍干燥處理后再進行粉碎得刺梨芽粉末,在步驟S5中,加入刺梨芽粉末后再進行揉捻,加入的刺梨芽粉末與進行揉捻的刺梨芽的重量比為1:5;在步驟S9中,加入刺梨芽粉末后再進行二次揉捻,加入的刺梨芽粉末與進行揉捻的刺梨芽的重量比為1: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喻永華,未經喻永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112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壓力測量導管的導管模擬器
- 下一篇:一種電子式電壓互感設備及其電能計量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