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彈射保護結構的電池殼體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94840.X | 申請日: | 202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945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丁曉春;徐先桂;董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眾興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50/204 | 分類號: | H01M50/204;H01M50/233;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64;H01M50/271;H01M50/29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9300 安徽省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彈射 保護 結構 電池 殼體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彈射保護結構的電池殼體,涉及電池殼體技術領域,電池殼體裝配在汽車底盤上,電池殼體包括下殼體和上殼體,下殼體的中部沿殼體長度方向設有線槽,線槽的兩側以對稱的方式設有多個用于安裝電池包的電池倉,每個電池倉與電池包之間均設有相適配的電連接端口,電池倉的兩側設有駐槽,駐槽內固定安裝有伸縮支撐裝置,安裝槽的兩側固定設有與伸縮支撐裝置相對應的連接塊,連接塊上設有與伸縮支撐裝置的輸出端連接的鎖槽;線槽內對應電池倉的位置設有用于將電池包發射出去的彈射機構。本發明采用脫離式結構設計,在發生嚴重交通事故時,電池殼體可從車輛底部脫離,與車輛分離,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中電池造成的二次傷害。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池殼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彈射保護結構的電池殼體。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對環保的重視,新能源汽車受到國家的打理扶持,其中以電池為動力源的新能源汽車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能源汽車之一。目前新能源汽車能夠采用的電池種類大致為鉛酸電池,鎳鉻電池,鋰離子電池等,無論新能源汽車采用哪一種電池,受到外接刺穿或碰撞擠壓后,都容易發生自燃或爆炸,而裝載有大量電池的新能源汽車一旦發生嚴重的交通事故,很容易傷及電池,導致電池自燃或爆炸,另外,由于以電池為動力的車輛,車輛內部電器元件以及導線繁多,在發生交通碰撞后,這些電器元件以及導線易造成短路而發生火情,對事故造成二次傷害,給人們帶來無法預知的風險。為此,就這一問題,我公司設計了一款可以在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瞬間,將裝載的電池從車輛上進行脫離出去,避免電池因碰撞或刺穿造成的二次傷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與車身一體機構,無法與車身分離,易帶來交通事故二次傷害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具有彈射保護結構的電池殼體,通過電池殼體采用可脫離設計,以及內置彈射機構,在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可將電池從車身內彈出,使電池與車輛分離,避免電池受到撞擊后在車內發生自燃或爆炸,減輕事故的嚴重性,也避免了因電池自燃或爆炸帶來的二次傷害。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種具有彈射保護結構的電池殼體,所述電池殼裝配在汽車底盤上,所述底盤的下表面設有向內凹陷的安裝槽,所述電池殼體以可脫落的方式裝配在安裝槽內;
所述電池殼體包括下殼體和上殼體,所述上殼體固定設置在下殼體上,構成扁平結構的電池殼體;
所述下殼體的中部沿殼體長度方向設有線槽;
所述線槽的兩側以對稱的方式設有多個用于安裝電池包的電池倉,每個電池倉與電池包之間均設有相適配的電連接端口:第一插電接口和第二插電接口;
所述電連接端口位于線槽的一側,且呈直插連接,電池倉遠離線槽的一側呈敞口結構;
所述電池倉的兩側設有駐槽,所述駐槽內固定安裝有伸縮支撐裝置,所述伸縮支撐裝置的控制輸入端與汽車碰撞系統的控制輸出端相連;
所述安裝槽的兩側固定設有與伸縮支撐裝置相對應的連接塊,所述連接塊上設有與伸縮支撐裝置的輸出端連接的鎖槽;
所述線槽內對應電池倉的位置設有用于將電池包發射出去的彈射機構,線槽的側壁上對應彈射機構的位置設有彈射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上述方案的具有彈射保護結構的電池殼體,有益效果:
一、本發明的電池殼體,采用脫離式結構設計,在發生嚴重交通事故時,電池殼體可從車輛底部脫離,與車輛分離,使車輛徹底失去電力,一方面避免電池在汽車內部發生自燃或爆炸,另一方面避免車輛內部電器元件以及導線短路所造成的火情,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中電池造成的二次傷害。
二、本發明的電池殼體可將內置的電池包彈出,可進一步使電池與車輛分離,在交通事故中,使電池遠離事故發生地,進一步減小電池在交通事故中對車輛以及人員構成的危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眾興模具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眾興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484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快恢復二極管結構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口唇粘膜區域性完整提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