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填充修復式智能建筑檢測系統及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94559.6 | 申請日: | 202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854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周文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文波 |
| 主分類號: | G05D1/12 | 分類號: | G05D1/12;B62D57/024;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4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填充 修復 智能建筑 檢測 系統 及其 方法 | ||
填充修復式智能建筑檢測系統及其方法,包括外墻掃描裝置、外墻修復裝置、填充固定裝置以及控制器,所述外墻掃描裝置包括第一爬墻機器人、三維激光掃描儀、第二爬墻機器人、施工罩體以及橫板伸縮機構,所述外墻修復裝置包括外環切割槽、外環軌道、外環軌道機構、外環伸縮機構、多角度切割機構、內環切割槽、內環軌道、內環軌道機構以及伸縮切割機構,所述填充固定機構包括彈出式固定機構、膠體密封機構、抵觸伸縮機構、磁吸抵觸盤、磁吸固定盤以及外環擴展機構,通過智能建筑檢測系統的實施,能夠自動識別建筑處于修復區間的裂縫并對裂縫區域進行切割,然后第一爬墻機器人進入切割后的槽體進行填充并自動密封,減少裂縫進水的概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檢測領域,特別涉及填充修復式智能建筑檢測系統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墻體裂縫原因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墻體砌筑裂縫,砌筑砂漿強度等級偏低,砂漿類別使用不當,配合比掌握不嚴的混合砂漿砌筑,使強度降低,砌體整體性差,易過早出現風化、酥松;砌墻施工過程中砂漿不密實、不飽滿,或砌筑方法的錯誤而產生的通縫、空縫、瞎縫引起裂縫。
當建筑物出現的裂縫寬度超過了一定的限值就成了有害裂縫,有害裂縫的存在,嚴重影響結構的耐久性和適用性,目前建筑物裂縫近距離測量方法常用的有:塞尺或裂縫寬度對比卡、裂縫顯微鏡、圖像顯示人工判讀的裂縫寬度測試儀和全自動裂縫寬度測試儀等;高層建筑外墻裂縫檢測尤其困難,一方面,高層建筑高度高,難以攀爬,人工攀爬檢測效率低、危險大;另一方面,裂縫往往呈現出不規則性,難以測量其寬度、長度等尺度特征數據。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缺點,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填充修復式智能建筑檢測系統及其方法,能夠有效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涉及的問題。
技術方案:
填充修復式智能建筑檢測系統,包括外墻掃描裝置、外墻修復裝置、填充固定裝置以及分別與所述外墻掃描裝置、外墻修復裝置、填充固定裝置連接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墻掃描裝置包括第一爬墻機器人、三維激光掃描儀、第二爬墻機器人、施工罩體以及橫板伸縮機構;所述第一、二爬墻機器人內置于建筑天臺存儲倉內;所述三維激光掃描儀設置于第一、二爬墻機器人外部并采用三維激光掃描成像系統;所述施工罩體設置于第二爬墻機器人頂端;所述橫板伸縮機構設置于第二爬墻機器人底面;
所述外墻修復裝置包括外環切割槽、外環軌道、外環軌道機構、外環伸縮機構、多角度切割機構、內環切割槽、內環軌道、內環軌道機構以及伸縮切割機構,所述外環切割槽設置于第一爬墻機器人外周;所述外環軌道內置于外環切割槽內;所述外環軌道機構內置于外環切割槽內并與外環軌道對應;所述外環伸縮機構分別與外環軌道機構以及多角度切割機構連接;所述多角度切割機構設置于外環伸縮機構前端;所述內環切割槽設置于第一爬墻機器人底面并呈環狀;所述內環軌道內置于內環切割槽;所述內環軌道機構內置于內環切割槽內并與內環軌道對應;所述伸縮切割機構設置于內環軌道機構頂端;
所述填充固定機構包括彈出式固定機構、膠體密封機構、抵觸伸縮機構、磁吸抵觸盤、磁吸固定盤以及外環擴展機構;所述彈出式固定機構設置于第一爬墻機器人外周;所述膠體密封機構內置于第一爬墻機器人內部并將噴膠口設置于第一爬墻機器人外周;所述抵觸伸縮機構設置于第一爬墻機器人底面中心并與磁吸抵觸盤連接;所述磁吸地觸盤設置于抵觸伸縮機構前端;所述磁吸固定盤與磁吸抵觸盤呈磁吸連接;所述外環擴展機構設置于磁吸固定盤外周。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外墻修復裝置包括回收機器人、回收框體以及灰塵吸附設備,所述回收機器人內置于建筑天臺存儲倉內并與控制器連接;所述回收框體設置于回收機器人外部;所述灰塵吸附設備內置于回收機器人內部并將吸附口分布于回收框體頂端、回收機器人外部,且與控制器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文波,未經周文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455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