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主動式電池防撞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94528.0 | 申請日: | 202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766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1 |
| 發明(設計)人: | 古玉鋒;杜雨潔;趙耀晶;程浩;張永吉;趙宇飛;王育陽;張帥;高世椿;楊明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K1/04 | 分類號: | B60K1/04;B60L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正華恒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71 | 代理人: | 傅曉 |
| 地址: | 710061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主動 電池 保護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動汽車主動式電池防撞保護裝置,包括車架、滑動連接在車架內且用于電池保護的電池外殼以及分別設置在電池外殼與車架內壁之間且用于推動電池外殼向遠離碰撞側移動的第一推動機構和第二推動機構,且第一推動機構和第二推動機構相對設置在車架的邊側;第一推動機構和第二推動機構均包括密封連接在車架邊側上的氣缸、配合連接在氣缸內且與電池外殼連接的雙向移動活塞組件以及設置在氣缸上且用于驅動雙向移動活塞組件推動電池外殼移動的電子點燃機構;其結構可靠,能自動的移動電池位置,起到及時有效地保護作用,提高安全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車輛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動汽車主動式電池防撞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當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側面的侵入量較大。電動汽車的電池箱離汽車側面的距離較近,因此,當發生側面碰撞時,電動汽車的電池箱容易受到較大的破壞,從而引起燃燒甚至爆炸,嚴重威脅駕駛員及周圍人員的生命安全。
現有技術中對門檻梁的強度進行增加,使汽車發生側面碰撞時,側面的侵入量較小,從而保護電池不受碰撞,但是保護效果不明顯。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動汽車主動式電池防撞保護裝置。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動汽車主動式電池防撞保護裝置,包括車架、滑動連接在車架內且用于電池保護的電池外殼以及分別設置在電池外殼與車架內壁之間且用于推動電池外殼向遠離碰撞側移動的第一推動機構和第二推動機構,且第一推動機構和第二推動機構相對設置在車架的邊側;
第一推動機構和第二推動機構均包括密封連接在車架邊側上的氣缸、配合連接在氣缸內且與電池外殼連接的雙向移動活塞組件以及設置在氣缸上且用于驅動雙向移動活塞組件推動電池外殼移動的電子點燃機構。
進一步地,雙向移動活塞組件包括配合連接在氣缸內的活塞頭、設置在活塞頭上的連桿以及設置在活塞頭兩側的可剪斷銷釘,可剪斷銷釘與開設在氣缸側面的銷孔配合,連桿伸出氣缸并與電池外殼連接。
進一步地,電子點燃機構包括電子控制器、設置在汽車側面的碰撞傳感器、密封設置在氣缸外壁且與氣缸的內部空腔連通的置物槽以及分別設置在置物槽內的點火器、點火劑和汽化劑,碰撞傳感器和點火器分別與電子控制器通信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設置在車架和電池外殼之間且用于對移動到極限位置的電池外殼進行限位的防反彈機構,且防反彈機構位于車架上且與第一推動機構和第二推動機構相鄰的側面上。
進一步地,防反彈機構包括軸向貫穿在車架上的定位桿、設置在定位桿上且靠近電池外殼端部的凸臺以及套設在定位桿上的彈性件,且彈性件位于凸臺與車架的內壁之間,電池外殼側面開設有與定位桿端部相配合的定位槽。
進一步地,定位桿的端部具有與定位槽配合的卡斜面。
進一步地,車架上設置有導軌,電池外殼上設置有與導軌滑動配合的滑塊,且導軌的設置方向與所述電池外殼移動方向一致。
進一步地,第一推動機構和所述第二推動機構均為多組,且均勻對應設置在車架與電池外殼之間。
進一步地,氣缸與活塞頭均為矩形結構,且活塞頭的直徑與氣缸的內徑相適配。
進一步地,氣缸上開設有開孔,連桿與開孔相適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45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醫用護理工具清洗裝置
- 下一篇:一種可調節破碎粒度的藥片破碎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