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慧地鐵拉環裝置及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92667.X | 申請日: | 2021-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13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任靜遠;陳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任靜遠 |
| 主分類號: | B61D49/00 | 分類號: | B61D4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慧 地鐵 拉環 裝置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慧地鐵拉環裝置及控制方法,地鐵拉環裝置包括滑動安裝在欄桿上的多個拉環,拉環兩個一組設置,同組相鄰兩個拉環為左右對稱設置,同組拉環的下側設置握把腔,握把腔設有具有轉動腔的握把,轉動腔轉動連接有延伸桿,拉環內設有具有限位球的限位腔,限位腔內滑動設有與延伸桿配合的限位球,拉環與欄桿的連接處設有上下對稱的第一移動腔和第二移動腔,第一移動腔和第二移動腔內設有驅動拉環移動的移動驅動組件,同組拉環的兩個延伸桿均豎直且與限位球配合到位后,每個拉環形成供一人手握把的單拉環裝置,同組拉環的兩個延伸桿均與限位球脫離且翻轉至水平對接后,兩個拉環形成供三人手握把的組合拉環裝置,從而提高了拉環的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鐵車輛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慧地鐵拉環裝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在地鐵車廂內部,往往設置有可供乘客用手把握的拉環,這些拉環能夠使乘客與車廂連接在一起,保證當車輛出現加速或急停等情況時,乘客依舊能夠穩定站立,但由于地鐵車廂內拉環的數量有限,同時傳統拉環僅能提供一人把握的空間,所以當車廂內人數過多時,會有一部分人群無法把握拉環,從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智慧地鐵拉環裝置及控制方法。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智慧地鐵拉環裝置,包括滑動安裝在欄桿上的多個拉環,所述拉環為兩個一組設置,同組相鄰兩個拉環為左右對稱設置,同組拉環的下側設置有開口相對的握把腔,握把腔固定有設有轉動腔的握把,轉動腔轉動連接有延伸桿,拉環內設有位于轉動腔上方的限位腔,限位腔內滑動設置有能夠與延伸桿配合的限位球,限位腔內滑動設置有能夠與延伸桿配合的限位球,拉環與欄桿的連接處設置有上下對稱的第一移動腔和第二移動腔,第一移動腔和第二移動腔內設置有能夠驅動拉環移動的移動驅動組件,同組拉環的兩個延伸桿均豎直且與限位球配合到位后,每個拉環形成供一人手握把的單拉環裝置,同組拉環的兩個延伸桿均與限位球脫離且翻轉至水平對接后,兩個拉環形成供三人手握把的組合拉環裝置。
其中,所述移動驅動組件包括移動驅動電機、主動軸、從動軸、主動輪和從動輪,移動驅動電機固定在第一移動腔一側端壁,主動軸、從動軸分別位于第一移動腔和第二移動腔內,主動軸與移動驅動電機動力連接,從動軸與主動軸動力連接,主動輪和從動輪分別固定在主動軸、從動軸上,且主動輪和從動輪分別緊貼欄桿上下兩側。
其中,所述第一移動腔和第二移動腔的一側設置有齒輪腔,主動軸、從動軸分別伸入齒輪腔內且通過一對直齒圓柱齒輪副動力連接。
其中,所述第一移動腔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關于欄桿上下對稱的鎖定腔,鎖定腔內設有用于鎖定拉環在欄桿上位置的鎖定組件。
其中,所述鎖定組件包括鎖定電機、動力軸和鎖定塊,鎖定電機固定在鎖定腔遠離欄桿一側端壁,動力軸一端與鎖定電機固定連接,動力軸另一端與鎖定塊螺紋連接,鎖定塊上下滑動設置在內。
其中,所述鎖定腔靠近限位腔一側設置有卷線腔,卷線腔內且設置有與動力軸固定連接的卷線輪,限位球的上側固定有限位拉繩,限位拉繩延伸至卷線腔內并纏繞至卷線輪上。
其中,所述限位球與限位腔的上端壁之間設有限位彈簧。
其中,所述延伸桿一側端面固定有限制塊,同組兩個拉環中之一的握把內設有承載腔,另一設有連接腔,承載腔內滑動設置有承載彈簧和承載板,承載腔的上側設置有彈力腔,彈力腔內滑動設置有彈力彈簧、彈力板和滑動桿,滑動桿上端貫穿握把后與限制塊抵接,滑動桿下端與承載板抵接。
其中,所述承載板內設置有開口朝上且能夠使滑動桿下端進入的卡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任靜遠,未經任靜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9266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