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金屬壓印的載板填孔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82314.1 | 申請日: | 2021-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435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冠南;姚可夫;黃鈺森;崔成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5K3/40 | 分類號: | H05K3/40;H05K3/4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君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75 | 代理人: | 杜鵬飛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金屬 壓印 載板填孔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金屬壓印的載板填孔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對待填孔的載板表面進行預處理,使載板表面與金屬不具有結合力;(2)將填充基材覆蓋在載板表面;(3)對填充基材施加垂直于載板表面的下壓力,使得填充基材發生形變并壓入載板上的通孔或盲孔中;(4)對載板和覆蓋在載板表面的填充基材進行分離處理,去除載板表面的填充基材,并讓載板上通孔或盲孔中的金屬仍然保留在內部,完成載板的填孔加工。本發明實現載板的快速填孔,以便實現通孔、盲孔的互連結構,并且填充效果好,有利于提高通孔、盲孔的導電、導熱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路載板填充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金屬壓印的載板填孔工藝。
背景技術
作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制造的核心技術之一,載板填孔技術可以獲得通孔、盲孔互連結構,具有減少延時、降低能耗、提高集成度等優點。目前,通孔、盲孔互連結構的實現,主要是采用電鍍銅填孔技術;但是,采用電鍍溶液的方式進行填孔,具有以下缺點:(1)在微孔填孔過程中,容易產生孔洞、夾口填充等缺陷;一方面影響了通孔、盲孔的導電、導熱性能,另一方面由于銅與基板材料的熱膨脹系數不匹配,容易引起應力集中,誘發裂紋并導致失效。(2)為了避免填充缺陷的產生,電鍍銅填孔過程需要使用更低的電流,影響填充效率;對于大尺寸孔洞(10μm)而言,電鍍銅填孔效率極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金屬壓印的載板填孔工藝,該方法實現載板的快速填孔,以便實現通孔、盲孔的互連結構,并且填充效果好,有利于提高通孔、盲孔的導電、導熱性能。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基于金屬壓印的載板填孔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對待填孔的載板表面進行預處理,使載板表面與金屬不具有結合力;
(2)將填充基材覆蓋在載板表面;
(3)對填充基材施加垂直于載板表面的下壓力,使得填充基材發生形變并壓入載板上的通孔或盲孔中;
(4)對載板和覆蓋在載板表面的填充基材進行分離處理,去除載板表面的填充基材,并讓載板上通孔或盲孔中的金屬仍然保留在內部,完成載板的填孔加工。
本發明的一個優選方案,在步驟(3)中,將載板以及填充基材放置在可控氣氛下進行加工。
優選地,所述可控氣氛為空氣、氮氣、氫氣、惰性氣體、氫氣和惰性氣體的混合氣氛的其中一種。
本發明的一個優選方案,在步驟(3)中,對填充基材進行局域化加熱,使得在下壓填充基材的同時,填充基材發生形變以便壓入通孔或盲孔中,從而完成填孔。
優選地,所述局域化加熱的方式為以下的其中一種:
(a)對填充基材施加高頻電流或脈沖電流,在趨膚效應的作用下,使得靠近載板一側的填充基材表面軟化;
(b)當載板為玻璃或透光材料時,在載板一側施加光照射,使得照射光穿透載板后,直接加熱填充基材靠近載板一側的表面。
(c)在載板一側施加交變電場,實現對填充基材靠近載板一側的表面進行渦流加熱;
(d)使用加熱設備或熱流體介質對載板進行整體加熱。
優選地,對填充基材進行加熱時,加熱溫度控制范圍為:室溫-2000℃。
本發明的一個優選方案,步驟(1)中,對待填孔的載板表面進行預處理的方式為以下其中一種:
(a)將載板浸泡于含有PVP、環氧樹脂的大分子有機物溶液中,使載板表面形成有機包覆層;
(b)在載板表面沉積一層石墨;
(c)在載板表面鋪灑少量二氧化硅粉末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工業大學,未經廣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823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