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鐵路車輛緩解閥的頂桿卡滯的檢測修復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74590.3 | 申請日: | 2021-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996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5 |
| 發明(設計)人: | 趙玉玲;劉振兵;田玉州;代聰娟;常二亮;閆海濤;劉志冬;郭浩兵;陳巍巍;陳宇;王志峰;王曉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太原機車車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35/00 | 分類號: | B23B35/00;G01B5/00;G01B5/2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大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 地址: | 030027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路車輛 緩解 頂桿卡滯 檢測 修復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鐵路車輛緩解閥的頂桿卡滯的檢測修復方法,該方法包括:獲取緩解閥的頂桿的襯套孔的孔徑和頂桿的外徑;根據襯套孔的孔徑和頂桿的外徑制造檢測桿,使檢測桿的外徑小于襯套孔的孔徑并大于頂桿的外徑;利用檢測桿檢測襯套孔與頂桿孔的同軸度是否合格;若襯套孔與頂桿孔的同軸度不合格,則對頂桿孔進行切削加工;該方法通過檢測桿檢測襯套孔與頂桿孔的同軸度是否合格,并對襯套孔與頂桿孔的同軸度不合格的緩解閥的頂桿孔進行切削加工,實現對緩解閥的修復,修復后的緩解閥可以繼續使用,檢測和修復操作簡單,成本低廉。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緩解閥頂桿卡滯檢修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鐵路車輛緩解閥的頂桿卡滯的檢測修復方法。
背景技術
鐵路貨車制動裝置主要由120型空氣控制閥、制動缸、副風缸、加緩風缸、空重車調整裝置、制動管等組成,其中120型空氣控制閥由中間體、主閥、半自動緩解閥和緊急閥組成。半自動緩解閥在鐵路貨車制動緩解中的作用為:在鐵路貨車空氣制動時主要起連接通路的作用(此過程中半自動緩解閥不得漏泄),在鐵路貨車需要單輛緩解時,可人工拉動半自動緩解閥進行排氣、進而緩解車輛。
現有的鐵路貨車的半自動緩解閥主要由緩解閥體、手柄部和緩解閥部組成,在鐵路貨車空氣制動、緩解過程中,不拉緩解閥手柄時,半自動緩解閥處于非工作狀態(參見圖1),手柄部上方的兩個止回閥在副風缸空氣壓力、加速緩解風缸空氣壓力以及止回閥彈簧作用下與座密貼;緩解部連通主閥滑閥座和制動缸之間的通路,半自動緩解閥只作為一條通路,不影響制動機的制動、緩解作用。車輛制動以后需要單獨緩解時,拉動半自動緩解閥手柄(持續3秒及以上),手柄座、頂桿座和頂桿上移,頂桿頂開其頂部的夾心閥,夾心閥上部的副風缸和加速緩解風缸通大氣,使120型空氣控制閥主閥產生壓差從制動位到緩解位,從而引起車輛緩解。車輛緩解完畢后,手柄恢復原位,手柄部的夾心閥在彈簧作用下恢復到關閉狀態。
近年來,車輛在運用中偶爾會出現半自動緩解閥漏泄問題。經對故障車輛的半自動緩解閥進行排查,半自動緩解閥存在頂桿卡滯情況,從而引起半自動緩解閥漏泄,此問題將對車輛運行產生安全隱患。目前現有的鐵路貨車制動閥相關檢修標準中,無半自動緩解閥頂桿卡滯檢測的相關標準。因此,為確保鐵路貨車制動閥性能穩定,需要制定半自動緩解閥頂桿卡滯檢測規范及修復方案,解決制動閥漏泄隱患,提高車輛運用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鐵路車輛緩解閥的頂桿卡滯的檢測修復方法,該方法通過檢測桿檢測襯套孔與頂桿孔的同軸度是否合格,并對襯套孔與頂桿孔的同軸度不合格的緩解閥的頂桿孔進行切削加工,實現對緩解閥的修復,修復后的緩解閥可以繼續使用,檢測和修復操作簡單,成本低廉。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鐵路車輛緩解閥的頂桿卡滯的檢測修復方法,該方法包括:
獲取緩解閥的頂桿的襯套孔的孔徑和頂桿的外徑;
根據所述襯套孔的孔徑和所述頂桿的外徑制造檢測桿,使所述檢測桿的外徑小于所述襯套孔的孔徑并大于所述頂桿的外徑;
利用所述檢測桿檢測所述襯套孔與所述頂桿孔的同軸度是否合格;
若所述襯套孔與所述頂桿孔的同軸度不合格,則對所述頂桿孔進行切削加工。
可選地,所述獲取緩解閥的頂桿的襯套孔的孔徑和頂桿的外徑包括:
測量所述襯套孔的孔徑;
當所述頂桿包括三個板狀部,三個所述板狀部連接使所述頂桿的截面為Y形時,測量所述板狀部的厚度和所述頂桿的截面底部距離頂部的最大距離,并計算所述頂桿的截面的外接圓直徑作為所述頂桿的外徑;
當所述頂桿的截面為十字形時,直接測量所述頂桿的外徑。
可選地,所述檢測桿的外徑比所述頂桿的外徑大0.01-0.04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太原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未經中車太原機車車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7459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