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零反式脂肪酸起酥油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62915.6 | 申請日: | 2021-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196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健;梁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樂氏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D9/007 | 分類號: | A23D9/007;A23D9/04;C12P7/64;C07D307/6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周衛 |
| 地址: | 2365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反式 脂肪酸 酥油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零反式脂肪酸起酥油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10?15份混合油,0.05?0.08份助劑,1?3份棕櫚硬脂,1?2份雞油抽提固脂;將雞油抽提固脂、棕櫚硬脂、混合油及助劑熔化,熔制得混合料;將混合料真空脫水脫氣,然后加入固定化脂肪酶,反應2h,制得零反式脂肪酸起酥油,助劑中疏水的辛烯基長鏈能夠伸入油中,而淀粉本身的多糖長鏈能夠在油表層展開,親水的羧酸基團能夠伸入水中,進而形成一層致密的、連續的且不易被破壞的界面膜,而且助劑自身的兩親性能夠為其提供優異的乳化性能,當制備起酥油時通過加入助劑,有助于淀粉分子在界面的吸附,降低表/界面張力,提高乳化后的體系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用油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零反式脂肪酸起酥油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天然豬油通常呈半固體狀態,是一種塑性脂肪,具有類似起酥油的特性,常被用作起酥油,但是豬油主要甘三酯組成為SPO,結晶為β穩定型,這種粗大的晶體結構,影響它在工業上的廣泛應用。通過氫化或酯交換對其改性,可改變豬油的這一缺陷。然而氫化只能降低不飽和度提高熔點,解決不了甘三酯組成上的典型富集缺陷,并且氫化不完全還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影響人體健康。通過化學或酶法酯交換,可以改善豬油中對稱甘三酯和不對稱甘三酯的比例,可使豬油形成穩定的β’晶型和致密均勻的晶體結構,提高其塑性、起酥性和酪化性,從而拓展它的應用范圍。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零反式脂肪酸起酥油及其制備方法,由于油水難相容,難以保持成品油的穩定性,本發明通過化學或酶法酯交換對豬油進行處理,改善了豬油、棕櫚硬脂等原料混合后的體系晶型,進而防止產生反式脂肪酸危害人身體健康。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零反式脂肪酸起酥油,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10-15份混合油,0.05-0.08份助劑,1-3份棕櫚硬脂,1-2份雞油抽提固脂;
所述助劑包括如下步驟制成:
步驟S1、將甲醇、甲醇鈉和四(三苯基膦)鈀依次加入反應釜中,通入氮氣置換空氣,之后加入液化丁二烯,勻速升溫至80℃,勻速攪拌并反應4h,制得粗品,取出,蒸出甲醇,減壓精餾,收集在9.5kPa、95-100℃下的餾分,即為中間體1,甲醇、甲醇鈉、四(三苯基膦)鈀和丁二烯的摩爾比為2.2-2.5∶0.075∶1.4-1.5∶1;
步驟S1中將甲醇和液化丁二烯加入反應釜中,加入甲醇鈉作為促進劑,四(三苯基膦)鈀作為催化劑,甲醇和丁二烯反應,生成中間體1,反應過程如下所示:
步驟S2、將制得的中間體1和催化劑加入反應釜中,用氫氣置換三次后通入氬氣,使釜內壓力達到1.5MPa升溫至75-80℃,在此溫度下保溫反應,當壓力降至0.1MPa時再次通入氬氣,反復操作,直至壓力不再降低,保溫反應2h,制得中間體2,催化劑的用量為中間體1重量的3-5%;
步驟S2中中間體1在催化加氫反應下形成中間體a,之后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裂解,制得中間體2,反應過程如下所示:
步驟S3、將中間體2和馬來酸酐加入反應釜中,通入氮氣排出空氣,預熱至90℃后保溫并反應3h,之后降溫至60℃,制得粗品,抽濾,用去離子水洗滌兩次,干燥,減壓蒸餾,收集在210-220℃的餾分,制得中間體3,中間體2和馬來酸酐的摩爾比為1∶1;
步驟S3中中間體2形成中間體b,之后與馬來酸酐反應生成中間體3,反應過程如下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樂氏食品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樂氏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629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