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快充充電剩余時間的計算方法及裝置、車輛、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57562.0 | 申請日: | 2021-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535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佘立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10 | 分類號: | G06F17/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德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林翠;萬振雄 |
| 地址: | 51055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充電 剩余時間 計算方法 裝置 車輛 存儲 介質 | ||
1.一種快充充電剩余時間的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電池的當前溫度;
在所述當前溫度處于第一溫度范圍內時,根據預設的電流MAP表和所述當前溫度,獲取所述電池的充電剩余時間;
在所述當前溫度未處于所述第一溫度范圍內時,獲取標定冷卻時間或標定加熱時間、以及目標充電時間,對所述標定冷卻時間或所述標定加熱時間與所述目標充電時間求和,獲得所述電池的充電剩余時間;
其中,所述標定冷卻時間從預設的冷卻時間表獲取且為從所述當前溫度冷卻至所述第一溫度范圍內的第一溫度所需要的時間,所述標定加熱時間從預設的加熱時間表獲取且為從所述當前溫度加熱至所述第一溫度范圍內的第二溫度所需要的時間,所述目標充電時間根據所述第一溫度或者所述第二溫度及所述電流MAP表獲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當前溫度未處于所述第一溫度范圍內時,獲取標定冷卻時間或標定加熱時間、以及目標充電時間,對所述標定冷卻時間或所述標定加熱時間與所述目標充電時間求和,獲得所述電池的充電剩余時間,包括:
在所述當前溫度處于第二溫度范圍內時,根據所述當前溫度,從所述冷卻時間表查找從所述當前溫度冷卻至所述第一溫度所需的標定冷卻時間,以及以所述第一溫度和所述電流MAP表為依據,獲取所述電池從所述當前溫度冷卻至所述第一溫度后所需的第一目標充電時間,對所述第一目標充電時間和所述標定冷卻時間求和,獲得所述電池的充電剩余時間,所述第二溫度范圍的最小溫度大于所述第一溫度范圍的最大溫度;
在所述當前溫度處于第三溫度范圍內時,根據所述當前溫度,從所述加熱時間表查找從所述當前溫度加熱至所述第二溫度所需的標定加熱時間,以及以所述第二溫度和所述電流MAP表為依據,獲取所述電池從所述當前溫度加熱至所述第二溫度后所需的第二目標充電時間,對所述第二目標充電時間和所述標定加熱時間求和,獲得所述電池的充電剩余時間,所述第三溫度范圍的最大溫度小于所述第一溫度范圍的最小溫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MAP表包括N個溫度區塊、M個電壓區塊、以及P個單元區塊分別對應的請求電流,每個所述溫度區塊包括至少一個溫度區間,每個所述電壓區塊包括至少一個電壓區間,每個所述單元區塊包括至少一個單元區間且每個所述單元區塊內的所有所述單元區間對應的請求電流相同,P=N*M,且N、M、P為正整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當前溫度處于第一溫度范圍內時,所述根據預設的電流MAP表和所述當前溫度,獲取所述電池的充電剩余時間,包括:
在所述當前溫度處于所述第一溫度范圍內時,基于所述當前溫度,從所述電流MAP表中獲取從所述電池的當前電壓上升至充電截止的對應電壓所經歷的n個電壓區塊分別對應的請求電流,獲得n個請求電流,n為正整數;
獲取所述n個電壓區塊分別對應的荷電狀態SOC變化量,獲得n個SOC變化量;
以所述n個SOC變化量、所述n個請求電流、所述電池的充電樁輸出電流、平均電流及所述電池的額定容量為依據,獲取所述電池的充電剩余時間,所述平均電流為所述電池的實際電流。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n個SOC變化量、所述n個請求電流、充電樁輸出電流、平均電流及所述電池的額定容量為依據,獲取所述電池的充電剩余時間,包括:
根據所述n個電壓區塊中的第1個電壓區塊對應的SOC變化量、所述電池的額定容量、所述電池的充電樁輸出電流、所述n個請求電流中的第1個請求電流及所述平均電流為依據,計算第一當前充電時間;
當n=1時,將所述第一當前充電時間作為所述電池的充電剩余時間;
當n≥2時,分別根據所述n個電壓區塊中的第i個電壓區塊對應的SOC變化量、所述電池的額定容量、所述電池的充電樁輸出電流、所述n個請求電流中的第i個請求電流為依據,計算第i個第一后續充電時間,獲得n-1個第一后續充電時間,對所述第一當前充電時間和所述n-1個第一后續充電時間求和,獲得所述電池的充電剩余時間,2≤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5756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