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端邊網云協同的防電話詐騙的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53090.1 | 申請日: | 2021-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728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9 |
| 發明(設計)人: | 馮傳奮;徐磊;付宏志;許鴻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M3/22 | 分類號: | H04M3/22;H04W12/12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閆偉姣 |
| 地址: | 250014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端邊網云 協同 電話 詐騙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基于端邊網云協同的防電話詐騙的方法,在多接入邊緣計算節點實現,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終端發送的通話特征信息,所述通話特征信息在終端對來電號碼及敏感詞進行初步診斷后發送;
接收云端發送的電話詐騙識別模型,所述電話詐騙識別模型由云端基于訓練樣本構建并訓練得到;
基于電話詐騙識別模型對通話特征信息進行判斷,根據判斷結果向終端發送報警信息,并將通話特征信息以及判斷結果上傳至云端,以便由云端更新訓練樣本,并對電話詐騙識別模型進行優化。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端邊網云協同的防電話詐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接入邊緣計算節點通過5G uRLLC或eMBB網絡切片接收終端發送的通話特征信息和云端發送的電話詐騙識別模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端邊網云協同的防電話詐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終端通過由云端發送的初步診斷識別規則對來電號碼進行初步診斷。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端邊網云協同的防電話詐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初步診斷識別規則包括已有詐騙電話清單及敏感詞清單,由終端將來電號碼與已有詐騙電話清單進行匹配并與已有敏感詞清單進行匹配。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端邊網云協同的防電話詐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經終端的初步診斷后,若初步診斷結果無異常,則由終端發送通話特征信息至多接入邊緣計算節點。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端邊網云協同的防電話詐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話特征信息包含:通話聲紋、敏感詞識別結果、通話頻次、通話時長。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端邊網云協同的防電話詐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云端基于歷史電話詐騙數據作為訓練樣本,構建并訓練發送至多接入邊緣計算節點的電話詐騙識別模型和發送至終端的初步診斷識別規則。
8.一種多接入邊緣計算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單元,被配置為接收終端發送的通話特征信息,所述通話特征信息在終端對來電號碼及敏感詞進行初步診斷后發送;
第二接收單元,被配置為接收云端發送的電話詐騙識別模型,所述電話詐騙識別模型由云端基于訓練樣本構建并訓練得到;
決策單元,被配置為基于電話詐騙識別模型對通話特征信息進行判斷;
發送單元,被配置為根據判斷結果向終端發送報警信息,并將通話特征信息以及判斷結果上傳至云端,以便由云端更新訓練樣本,并對電話詐騙識別模型進行優化。
9.一種云端平臺,包括:
計算單元,被配置為基于訓練樣本構建并訓練得到電話詐騙識別模型及初步診斷識別規則;
發送單元,被配置為將電話詐騙識別模型發送至多接入邊緣計算平臺,將初步診斷識別規則發送至終端;
接收單元,被配置為接收多接入邊緣計算平臺上傳的通話特征信息以及判斷結果。
10.一種基于端邊網云協同的防電話詐騙的系統,包括:權利要求8所述的多接入邊緣計算平臺、權利要求9所述的云端平臺和終端;多接入邊緣計算平臺、云端平臺和終端之間通過5G通信網絡進行數據傳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師范大學,未經山東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5309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