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緩存文件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42786.4 | 申請日: | 2021-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6172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7 |
| 發明(設計)人: | 薛春;梁宇;潘日維;李志鵬;邱歌;錢璟;易見;李家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6 | 分類號: | G06F3/06;G06F12/123;G06N20/00;G06N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宋興;黃健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緩存 文件 管理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緩存文件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裝置,實現了對緩存文件的靈活存儲,提高了系統性能。該方法包括:獲取緩存文件的特征信息,該特征信息包括上述緩存文件的讀寫信息、尺寸信息或活躍時間信息中的至少一個;根據上述特征信息,確定該緩存文件的文件類型,該文件類型包括可刪除類型、臨時存儲類型或長期存儲類型中的至少兩種;根據該緩存文件的文件類型,管理上述緩存文件。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計算機存儲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緩存文件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裝置。
背景技術
大多數手機應用都要從網上下載緩存文件,為了提高緩存文件再次存取的速度,存儲手機會將緩存文件臨時存在本地。
目前系統對于緩存文件和普通文件的管理沒有區別,比如,安卓系統會將緩存文件寫到內存然后再寫回閃存。但是,緩存文件不同于普通文件,它具有時間敏感性,很多緩存文件一段時間后不會再被使用,因此并不需要寫回閃存使其長期存儲,且隨著網絡速度越來越快,在線數據越來越多,應用復雜性提高,單位時間內下載的緩存文件越來越多,寫回上述緩存文件到閃存中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寫回操作,且大量的寫回閃存與正常輸入/輸出(input/output,I/O)沖突,影響I/O性能。
或者,可以直接從內存中存取緩存文件,以獲得更好的存取性能。但是如果選擇存儲的緩存文件不常使用,會減少其他文件的可用內存空間,降低內存的有效性,進而降低性能。
因此,目前亟需一種緩存文件的管理方法,以解決上述對緩存文件存儲不靈活的問題,提高系統性能。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緩存文件的管理方法,實現了對緩存文件的靈活存儲,提高了系統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緩存文件的管理方法,包括:獲取緩存文件的特征信息,上述特征信息包括上述緩存文件的讀寫信息、尺寸信息或活躍時間信息中的至少一個;根據上述特征信息,確定上述緩存文件的文件類型,上述文件類型包括可刪除類型、臨時存儲類型或長期存儲類型中的至少兩種;根據上述緩存文件的文件類型,管理上述緩存文件。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存儲設備可以通過獲取緩存文件的特征信息,對上述緩存文件進行分類,并可以基于不同的文件類型,對上述緩存文件執行不同的管理操作。其中,丟失與否對應用都沒有影響的緩存文件,存儲設備可以直接刪除,以釋放相應的存儲空間,為其他文件的提供更多可用的內存空間,提高內存的有效性,進而提高系統性能。對于需要臨時存儲的緩存文件,存儲設備可以只將其臨時存儲至內存,不寫回閃存,而對于需要長期存儲的緩存文件,存儲設備可以將其從內存寫回到閃存中,以降低不必要的寫回操作,有利于避免大量的緩存文件的寫回操作與正常I/O沖突,進而提高I/O性能,本申請在保證緩存文件重新下載率較低的情況下,只將需要長期存儲的緩存文件寫回閃存中,有利于提高存儲設備性能和壽命。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種實現方式中,上述根據上述特征信息,確定上述緩存文件的文件類型,包括:將上述特征信息輸入至機器學習模型,獲得上述緩存文件的文件類型,上述機器學習模型是利用歷史緩存文件的特征信息和文件類型訓練得到的。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存儲設備可以通過機器學習模型在20微妙內實現上述對緩存文件的分類,且可以將內存開銷降到82KB,用戶體驗好。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種實現方式中,上述機器學習模型采用下列任一種算法:降維算法、聚類算法、神經網絡算法或者強化學習算法。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種實現方式中,在上述獲取緩存文件的特征信息之前,上述方法還包括:檢測到應用的訪問指令,上述訪問指令用于指示上述應用訪問上述緩存文件;在為存儲上述緩存文件的情況下,基于上述訪問指令,下載上述緩存文件至內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4278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