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光學鏡頭、攝像模組、電子設備及汽車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718114.X | 申請日: | 2021-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768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樂宇明;蔡雄宇;周芮;趙迪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天津歐菲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18;G03B30/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德科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林玉旋;萬振雄 |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 鏡頭 攝像 模組 電子設備 汽車 | ||
1.一種光學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鏡頭包括沿光軸從物側(cè)至像側(cè)依次設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和第七透鏡;
所述第一透鏡具有負屈折力,所述第一透鏡的像側(c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
所述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鏡的像側(c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
所述第三透鏡具有負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鏡的物側(c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
所述第四透鏡具有屈折力;
所述第五透鏡具有屈折力;
所述第六透鏡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六透鏡的物側(cè)面、像側(cè)面于近光軸處均為凸面;
所述第七透鏡具有屈折力;
所述光學鏡頭具有屈折力的透鏡為上述七片透鏡;
所述光學鏡頭滿足以下關系:
1CT7/|Sags|15;
17.5deg/mmFOV/EPD20.5deg/mm;
其中,CT7是所述第七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Sags是所述第七透鏡的像側(cè)面最大通光孔徑處至所述第七透鏡的像側(cè)面有效光學區(qū)的中心點平行于光軸的距離,F(xiàn)OV是所述光學鏡頭的最大視場角,EPD是所述光學鏡頭的入瞳直徑。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鏡至所述第七透鏡中,至少兩片透鏡膠合。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鏡頭還滿足以下關系式:1.5f23/f11;
其中,f23是所述第二透鏡和所述第三透鏡的組合焦距,f是所述光學鏡頭的有效焦距。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鏡頭滿足以下關系式:1f47/f2;
其中,f47是所述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和所述第七透鏡的組合焦距,f是所述光學鏡頭的有效焦距。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鏡頭滿足以下關系式:
-7f3/f-2;
其中,f3是所述第三透鏡的焦距,f是所述光學鏡頭的有效焦距。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鏡頭還包括光闌,所述光學鏡頭滿足以下關系式:
1.5<EPL/DOS<2;
其中,EPL是所述光闌至所述光學鏡頭的成像面于所述光軸上的距離,DOS是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cè)面至所述光闌于所述光軸上的距離。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鏡頭滿足以下關系式:
2<(D12+CT2)/(CT3+D34)3;
其中,D12是所述第一透鏡與所述第二透鏡于所述光軸上的空氣間隙,CT2是所述第二透鏡于所述光軸上的厚度,CT3是所述第三透鏡于所述光軸上的厚度,D34是所述第三透鏡與所述第四透鏡于所述光軸上的空氣間隙。
8.一種攝像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模組包括感光元件以及如權(quán)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光學鏡頭,所述感光元件設置于所述光學鏡頭的像側(cè)。
9.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子設備包括設備主體以及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攝像模組,所述攝像模組設于所述設備主體。
10.一種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包括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攝像模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天津歐菲光電有限公司,未經(jīng)天津歐菲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18114.X/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