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器官轉移譜的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治療療效的預測模型的構建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15089.X | 申請日: | 2021-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099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董忠誼;吳德華;馬思聰;白雪;林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
| 主分類號: | G16H50/70 | 分類號: | G16H50/70;G16H20/10;G16H70/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李彬 |
| 地址: | 510515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器官 轉移 細胞 肺癌 免疫 檢查點 抑制 治療 療效 預測 模型 構建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學領域,具體涉及基于器官轉移譜的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治療療效的預測模型的構建方法及其應用。所述構建方法,包括評估比較OAK隊列中不同的基線轉移器官對阿特珠單抗組與多西他賽組患者OS和PFS的影響;OAK隊列中阿特珠單抗組與多西他賽組的不同PD?L1表達水平分層的轉移器官譜的預測效果;PD?L1陽性OAK隊列中阿特珠單抗組與多西他賽組的不同轉移器官類別及數量的OS;基于器官轉移譜建立評分系統METscore,進行多變量Cox比例風險回歸,通過計算預后效應與預測效應的總分,預測ICI治療的臨床結果。本發明描繪了晚期NSCLC患者轉移器官譜的免疫治療預測和預后效果,有助于腫瘤免疫治療患者的臨床決策并提高對轉移器官特異性抗腫瘤免疫的理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學領域,具體涉及基于器官轉移譜的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治療療效的預測模型的構建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以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或程序性細胞死亡配體1(PD-L1)單克隆抗體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已經改變了治療模式,成為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主要治療方案。盡管在過去的十年中,相對于化療,免疫治療已經取得了成功,但PD-(L)1的阻斷還遠遠達不到為所有未經過篩選的 NSCLC人群中的每位患者誘導持久的免疫反應,甚至在PD-L1陽性群體中也是如此,這就迫切需要可靠的免疫治療預測因子來促進精準醫療。
ICI治療的有效性與不同解剖位置的腫瘤微環境的生物學特性有關。根據這一概念的邏輯延伸,可以設想,轉移環境中免疫治療療效的異質性可能取決于整體抗腫瘤免疫與局部轉移器官微環境的相互作用。初步證據表明,接受ICI 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前景與遠處轉移(如肝轉移)呈負相關。然而,這些研究都是在ICI的單臂環境下進行的,缺乏常規治療(例如化療)的對照組進行比較,導致無法區分是免疫治療特異的預測還是與治療無關的預后效應。此外,之前對每個轉移器官的治療影響的研究都是孤立的,因此缺乏著眼于全局和囊括整個轉移格局的綜合分析;由于晚期癌癥患者的腫瘤可能會同時擴散到多個器官,因此專注于單個轉移器官的結果研究的臨床意義有限。
由于轉移器官在影響免疫治療療效方面的作用仍然不清楚。因此建立一種基于器官轉移譜的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治療療效的預測模型,對輔助免疫治療、個體化用藥具有極大的意義。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器官轉移譜預測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治療療效的預測模型的構建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基于器官轉移譜的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治療療效預測模型涉及 2062例接受ICI治療的晚期NSCLC患者,其中包括OAK III期試驗的850例患者(OAK隊列)、FIR II期試驗的136例患者(FIR隊列)、BIRCH II期試驗的667例患者(BIRCH隊列)和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的409例患者(稱為 NFyy-ICI隊列),所述構建方法的步驟包括:
S1.評估OAK隊列中不同的基線轉移器官對阿特珠單抗組與多西他賽組患者OS和PFS的影響;
S2.評估比較OAK中阿特珠單抗組與多西他賽組的不同PD-L1表達水平分層的轉移器官譜的預測效果;
S3.評估比較PD-L1陽性OAK隊列中阿特珠單抗組與多西他賽組的不同轉移器官類別及數量的OS。
S4.基于器官轉移譜建立評分系統METscore,進行多變量Cox比例風險回歸,通過計算預后效應與預測效應的總分,從而預測ICI治療的臨床結果。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模型納入器官轉移狀態、治療組以及各個器官與治療之間的交互項,進行多變量Cox比例風險回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未經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1508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區塊鏈的線上醫療系統
- 下一篇:電感測試包裝用圓盤式輸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