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同步頂推的掛籃結構的制作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08562.1 | 申請日: | 2021-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295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5 |
| 發明(設計)人: | 吳穎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E01D2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強 |
| 地址: | 311112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同步 掛籃 結構 制作 工藝 | ||
1.一種自動同步頂推的掛籃結構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橋梁結構形式制作適用的頂推梁,在頂推梁上焊接梁上連接板、頂推受力板和加勁板,完成頂推梁制作;
(2)制作頂推連接設備,包括駕駛室、頂推連接梁結構、持力裝置、行駛輪、上部千斤頂、側部千斤頂和行駛軸千斤頂;
(3)制作掛籃豎向受力結構,包括柱底座、掛籃柱、掛籃柱上連接板、橫向連接構件和斜撐;
(4)制作橫向連接梁、受力分配梁、長吊桿錨固裝置、短吊桿錨固裝置、模板系統、水平受力結構、斜向受力構件、支架構件、方管墊塊、橫向連接構件、軌道梁和軌道輪;
(5)將步驟(1)~(4)制作的構件運往現場,進行拼裝;
(6)在現場通過焊接方式將橫向連接構件焊接與頂推梁,將所有頂推梁連接成整體;
(7)將所有頂推梁通過行走軌安裝在所述軌道梁上,并進行精確的位置對齊,保證所有頂推梁是平行的,保證所有行走軌是平行的,各端在一個平面內;
(8)將頂推連接設備安裝在所有頂推梁的非懸臂端,并通過螺栓連接將上部千斤頂、側部千斤頂、行駛軸千斤頂分別與上部頂推受力板和側部頂推受力板以及軌道梁一端連接成整體;
(9)將柱底座、掛籃柱依次焊接在所有頂推梁上,并在掛籃柱之間焊接橫向連接構件,以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并掛籃柱上焊接掛籃柱上連接板,再將斜撐采用銷軸連接方式連接于掛籃柱上連接板和梁上連接板上,形成穩固的三角形;
(10)根據頂推原理操作設備,利用長吊桿錨固裝置,短吊桿錨固裝置將橫向連接梁分別連接于頂推梁的懸臂端和橋梁結構上;
(11)完成模板系統的安裝,采用短吊桿錨固裝置和受力分配梁將所有頂推梁的一端固定在橋梁結構上,再緊固所述持力裝置,與所述橋梁結構表面緊密接觸,完成所有工序;
所述步驟(2)中,所述頂推連接設備包括駕駛室、頂推連接梁結構、持力裝置、行駛輪、上部千斤頂、側部千斤頂和行駛軸千斤頂,所述頂推連接梁結構將所述頂推梁連接成整體,所述持力裝置為所述頂推連接設備的反力架裝置,也是所述頂推連接設備的位置固定裝置;所述持力裝置與所述橋梁結構的翼緣底面緊密連接,所述持力裝置與所述橋梁結構的表面基礎的部分采用摩擦效果較好的鋸齒狀;所述行駛輪為所述頂推連接設備前后移動的滾輪,其動力和運動可以由所述駕駛室控制;所述上部千斤頂用于頂推所述頂推梁上部所述頂推受力板;所述上部千斤頂與所述頂推梁上部所述頂推受力板采用螺栓方式進行有效連接;所述側部千斤頂用于頂推所述頂推梁兩側所述頂推受力板;所述側部千斤頂與所述頂推梁兩側所述頂推受力板采用螺栓方式進行有效連接;所述行駛軸千斤頂用于頂推所述軌道梁;所述行駛軸千斤頂與所述軌道梁采用螺栓方式進行有效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同步頂推的掛籃結構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同步頂推的掛籃結構,包括橋梁結構、頂推梁、軌道梁、掛籃豎向受力結構、頂推連接設備、橫向連接構件、橫向連接梁、受力分配梁和模板系統,所述頂推梁位于所述橋梁結構的上方,所述頂推梁和所述橋梁結構之間采用軌道梁進行連接,并采用短吊桿錨固裝置將所述頂推梁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橋梁結構上,所述掛籃豎向受力結構連接在所述頂推梁之上,所述頂推連接設備設置在所述頂推梁遠離懸臂端處,將所有的所述頂推梁連接在一起,所述頂推梁水平間設置所述橫向連接構件,所述掛籃豎向受力結構間設置所述橫向連接構件,所述橫向連接梁設置在所述頂推梁的懸臂端處,所述受力分配梁設置在所述橫向連接梁、橋梁結構和頂推梁上,所述模板系統依附所述頂推梁、橫向連接梁和橋梁結構架設在所述橋梁結構的懸臂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動同步頂推的掛籃結構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頂推梁包括所述梁上連接板、頂推受力板、加勁板和行走軌,所述梁上連接板采用焊接方式連接于所述頂推梁的頂面,所述頂推受力板為頂推直接受力構件,所述加勁板是所述頂推受力板的加固構件,可以保證在頂推過程中所述受力板不發生局部屈曲;所述行走軌采用焊接方式連接于所述頂推梁的下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856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