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軌道車輛的車體及軌道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707713.1 | 申請日: | 2021-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710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呂曉俊;龔振;王懷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D17/04 | 分類號: | B61D17/04;B61D17/08;B61D1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 |
| 地址: | 26611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軌道 車輛 車體 | ||
本發明涉及軌道車輛的車體及軌道車輛,其中,軌道車輛的車體包括車頂、底架以及設于車頂和底架之間的側墻;側墻包括由上至下設置的上側墻和下側墻,上側墻和下側墻之間連接有弧形連接段,上側墻向內傾斜并與豎直方向之間的夾角為5°~7°,下側墻與豎直方向之間的夾角為0°~4°,弧形連接段處的最大寬度為2800mm?3090mm;底架的寬度為2800mm?3000mm,車頂至軌面的高度為3470mm?3500mm。車體的輪廓形狀一致性高,并能簡化車體的加工制造工藝,降低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車輛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軌道車輛的車體及軌道車輛。
背景技術
目前,城軌車輛的輪廓隨著車體的輪廓在每個項目中差異型較大,例如,車體結構性能雖然都能滿足標準及合同的要求,但其具體的結構形式各異,主要結構參數不盡相同,其中車體材質、車下設備吊裝方式、枕梁下表面及底架邊梁下表面距軌面高度、車體重量、剛度性能以及車體否采用等截面等因素,都關系到車體主結構形式,也直接影響車輛外輪廓的形式。而軌道車輛的外輪廓不同,則會導致車輛的動態包絡線、車體與車門、車窗、內裝、空調等的接口不同,從而導致車輛多種多樣,備品備件繁多。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軌道車輛的車體,使得車體的輪廓形狀一致性高,并能簡化車體的加工制造工藝,降低成本,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軌道車輛的車體及軌道車輛,能夠使得車體的輪廓形狀一致性高,并能簡化車體的加工制造工藝,降低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軌道車輛的車體,其包括車頂、底架以及設于車頂和底架之間的側墻;所述側墻包括由上至下設置的上側墻和下側墻,所述上側墻和所述下側墻之間連接有弧形連接段,所述上側墻向內傾斜并與豎直方向之間的夾角為5°~7°,所述下側墻與豎直方向之間的夾角為0°~4°,所述弧形連接段處的最大寬度為2800mm-3090mm;所述底架的寬度為2800mm-3000mm,所述車頂至軌面的高度為3470mm-3500mm。
上側墻向內傾斜是指向車體內傾斜,下側墻可以沿豎直方向設置也可以是底部向內傾斜設置均可。當下側墻沿豎直方向設置時,車體相當于側墻的中部(弧形連接段)向外凸出的鼓形結構,當下側墻的底部向內傾斜設置時,車體相當于梯形結構。無論是鼓形結構還是梯形結構,該車體的中部位置都相對較大,使得車體內部相應的位置空間也較大,車內乘客坐于座椅上后,腰部位置車廂有一個向外的弧度,增大空間能夠提高乘客的舒適性。
本實施例中,將上側墻向內傾斜設置,并且傾斜角度(與豎直方向之間的夾角)為5°~7°,即側墻的上部位置向車廂內收,以減小側墻向外鼓起的范圍,降低加工制造難度,若該上側墻的傾斜角度過大,則側墻的中部位置向外凸出太多,造成空間浪費,若該上側墻的傾斜角度過小,則可能影響乘客的舒適性,而將上側墻的傾斜角度設置在5°~7°(如5.5°、6°、6.5°均可)范圍內時,可保證車廂內乘客舒適性的同時,降低側墻的加工難度,進而降低成本。
而側墻的下部位置(下側墻)可以是向內傾斜的,以進一步減小側墻向外鼓起的范圍,降低加工制造難度,該傾斜角度也不宜過大,將下側墻的傾斜角度設置為0°~4°時,能夠在保證舒適性以及降低加工制造難度的同時,避免空間浪費。
可選地,所述弧形連接段的曲率半徑為800mm-1200mm。
可選地,所述弧形連接段處的最大寬度為2800mm-2890mm或3000mm-3090mm。
可選地,所述底架的地板的上端面距離所述軌面的高度為1100mm-1130mm;所述底架的枕梁下表面距離所述軌面的高度為870mm-895mm。
可選地,所述車體為不銹鋼車體,所述不銹鋼車體包括若干組裝模塊,各所述組裝模塊通過焊接固定或螺紋固定,并在所述車體的側壁內形成多個型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77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