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物聯網的疲勞駕駛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00231.3 | 申請日: | 2021-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281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龔先華;易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云南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W40/08 | 分類號: | B60W40/08;B60W50/14;B60Q1/46;G08B21/06;G08B7/06 |
| 代理公司: | 鄭州歐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王志興 |
| 地址: | 651700 云南省昆明***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聯網 疲勞 駕駛 監測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疲勞駕駛監測系統,涉及汽車領域,包括放置盒,所述放置盒下側內壁上通過滾動軸承活動連接有支撐軸一端。本發明通過設置固定板、夾板及彈簧一,在使用該裝置時使用者可以拉動夾板遠離固定板右側對彈簧一進行拉伸,然后將車內后視鏡放置在夾板與固定板之間,從而利用彈簧一的拉力拉動夾板移動將該裝置固定在車內后視鏡上,進而便于使用者對該裝置進行安裝,解決了現有疲勞駕駛監測系統在使用時不便于對其安裝,通常需要在車體上打孔進行安裝,從而對汽車整體美觀性產生影響,同時現有疲勞駕駛監測系統在使用過程中不便于駕駛員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節,從而影響監測效果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疲勞駕駛監測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疲勞駕駛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疲勞后繼續駕駛車輛,會感到困倦瞌睡,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斷能力下降,甚至出現精神恍惚或瞬間記憶消失,出現動作遲誤或過早,操作停頓或修正時間不當等不安全因素,極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此,疲勞后嚴禁駕駛車輛,為避免疲勞駕駛給社會帶來的損害疲勞駕駛監測系統被廣泛應用。
目前基于物聯網的疲勞駕駛監測系統在使用時,還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體需要改進的地方如下:
1、現有疲勞駕駛監測系統在使用時不便于對其安裝,通常需要在車體上打孔進行安裝,從而對汽車整體美觀性產生影響;
2、現有疲勞駕駛監測系統在使用過程中不便于駕駛員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節,從而影響監測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疲勞駕駛監測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疲勞駕駛監測系統在使用時不便于對其安裝,通常需要在車體上打孔進行安裝,從而對汽車整體美觀性產生影響,同時現有疲勞駕駛監測系統在使用過程中不便于駕駛員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節,從而影響監測效果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物聯網的疲勞駕駛監測系統,包括放置盒,所述放置盒下側內壁上通過滾動軸承活動連接有支撐軸一端,所述支撐軸頂端固定連接在放置盤底面上,所述放置盤上表面上固定連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活動連接有連接軸二,所述連接軸二固定連接在連接板內,所述連接板固定連接在防護殼底面上,所述放置盒外表面上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表面開設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內滑動連接有夾板。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夾板右側面固定連接有彈簧一一端,所述彈簧一右端固定連接在滑槽一右側內壁上,所述夾板與固定板相對面上均開設有凹槽,所述夾板與滑槽一均為T型設置,所述固定板為L型設置。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撐軸上固定連接有齒輪一,所述齒輪一嚙合連接在齒輪二上,所述齒輪二固定連接在固定軸上,所述固定軸底端通過滾動軸承活動連接在放置盒下側內壁上,所述齒輪二左側穿過槽口二并延伸至放置盒外側,所述槽口二開設在放置盒側面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連接軸二左端穿過固定架并固定連接有蝸輪,所述蝸輪嚙合連接在蝸桿上,所述蝸桿后端光軸處通過滾動軸承穿過支撐板一并固定連接有錐齒輪一,所述支撐板一固定連接在放置盤上表面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錐齒輪一嚙合連接在錐齒輪二上,所述錐齒輪二固定連接在連接軸一底端上,所述連接軸一上端通過滾動軸承穿過支撐板二并穿過槽口一延伸至放置盒上方,所述支撐板二固定連接在支撐板一后表面上,所述槽口一開設在放置盒上表面上,所述連接軸一頂端固定連接有轉輪。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防護殼下側內壁上開設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二內滑動連接有兩個滑塊,兩個所述滑塊相對面上分別固定連接有彈簧二兩端,兩個所述滑塊上表面均鉸接有連接桿一端,兩個所述連接桿另一端均鉸接在緩沖板底面上,所述防護殼上側內壁固定連接有海綿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云南汽車有限公司,未經東風云南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023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