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黃氏響聲含片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89300.5 | 申請日: | 2021-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681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高華娟;俞婷;王丹丹;周雪姣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濟煜山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6 | 分類號: | A61K36/8966;A61K9/20;A61K47/42;A61K47/69;A61P11/04;A61K35/64;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科聯合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130 | 代理人: | 王為;涂榮昌 |
| 地址: | 21402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響聲 含片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黃氏響聲含片的制備方法,包括將胖大海、桔梗、蟬蛻、甘草、連翹、大黃、川芎、訶子肉、浙貝母、薄荷、兒茶、薄荷腦制備成藥物提取物、再和藥物輔料混合的步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制劑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急性喉炎、慢性喉炎急性發作的黃氏響聲含片,崩解時限延長的新方法。
背景技術
急性喉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由用聲過度、刺激或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喉部疾病,主要表現為以聲門區為主要的喉部黏膜急性炎癥,約占耳鼻咽喉科疾病的1%-2%。本病以禁聲休息及對癥治療為主,多見于成年人,病程長,癥狀頑固,不易治愈。中國多數主要城市空氣污染正達到流行病的程度,空氣污染乃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咽喉炎癥)的主要誘因之一。咽喉疾病屬常見病和多發病,發病人群廣,且慢性咽喉炎等疾病尚難徹底根治,咽喉用藥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與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黃氏響聲含片,處方為:胖大海、桔梗、蟬蛻、甘草、連翹、大黃、川芎、訶子肉、浙貝母、薄荷、兒茶、薄荷腦,具有疏風清熱,化痰散結,利咽開音之功效,且在市場上反饋較好,市場銷量較大,其處方組成已在藥典公開,但是現有含片存在崩解時間短,作用時間短的問題,本發明通過對現有含片的粘合劑和填充劑的改進,制備出一種延長含片的崩解時限至12分鐘以上的黃氏響聲含片。
本發明方法制備的黃氏響聲含片提高了穩定性,延長藥物作用時間,且制備設備簡單、操作容易、工藝周期短,生產效率高,車間無粉塵,有利于勞動保護,因此適合工業化大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黃氏響聲含片,崩解時限延長的新方法。
本發明所述的黃氏響聲含片由以下配比的中藥原料藥制備而成:胖大海5-100重量份、蟬蛻30-300重量份、連翹75-750重量份、桔梗75-750重量份、甘草75-750重量份、酒大黃30-300重量份、訶子肉30-300重量份、浙貝母90-900重量份、薄荷60-600重量份、薄荷腦1.5-15重量份。
優選配比為胖大海5-50重量份、蟬蛻30-150重量份、連翹75-375重量份、桔梗75-375重量份、甘草75-375重量份、酒大黃30-150重量份、訶子肉30-150重量份、浙貝母90-450重量份、薄荷60-300重量份、薄荷腦1.5-7.5重量份。
進一步優選為胖大海5-20重量份、蟬蛻30-60重量份、連翹75-120重量份、桔梗75-120重量份、甘草75-120重量份、酒大黃30-60重量份、訶子肉30-60重量份、浙貝母90-150重量份、薄荷60-100重量份、薄荷腦1.5-5重量份。
所述方法包括將胖大海、桔梗、蟬蛻、甘草、連翹、大黃、川芎、訶子肉、浙貝母、薄荷、兒茶、薄荷腦制備成藥物提取物、再和藥物輔料混合的步驟,其中所述藥物輔料包括明膠。
本發明提供了合適比例的明膠,藥材經過提取得到提取物,將提取物噴霧和明膠溶液噴霧干燥成顆粒,加入包合物,混合,壓片,即得黃氏響聲含片。
優選的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處方中的大黃、浙貝母、桔梗進行粉碎,用60%乙醇進行滲漉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稠膏;
(2)將川芎、連翹、薄荷藥渣,與蟬蛻、胖大海、訶子肉、方兒茶、甘草加入8倍量水進行煎煮提取,提取兩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煮液,濃縮成清膏;
(3)將薄荷腦進行β-環糊精包合,得包合物;
(4)將上述稠膏、清膏混合,稱重;取4.5倍量稠膏、清膏總量的糖粉(120目),放于噴霧干燥一步制粒機中,噴入稠膏、清膏混合物。干燥10分鐘后,最后噴入5%的明膠溶液,干燥得到噴霧顆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濟煜山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無錫濟煜山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893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