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黑水虻養殖自動投種機及投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83891.5 | 申請日: | 2021-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754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鄧秀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力源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0033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黑水 養殖 自動 投種機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黑水虻養殖自動投種機及投種方法,其包括機架、供種裝置、投種機械手、養殖托盤輸送機、盤位傳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供種裝置、所述投種機械手、所述養殖托盤輸送機、所述盤位傳感器連接安裝于所述機架上;所述供種裝置和所述投種機械手安裝于所述養殖托盤輸送機的側上方;所述盤位傳感器連接安裝于所述養殖托盤輸送機下方或外側上方;本發明實現了黑水虻養殖作業中向養殖托盤中投入黑水虻幼蟲這一環節的機械自動化作業,突破實現黑水虻全程機械自動化養殖的重要關鍵技術環節之一,而且投種量準確,生產效率高,成本低,可以大幅度提高黑水虻養殖的經濟效益,促進黑水虻養殖產業的快速發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黑水虻養殖設備及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黑水虻養殖自動投種機及投種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社會很多企業嘗試用養殖黑水虻來消解城鎮有機垃圾并取得較為理想的處理與資源化效果。但目前絕大部分養殖企業均還處于小規模的人工養殖階段,用工多、勞動強度大,人工成本高,無法實現規模化、工廠化養殖,形成產業化養殖仍然存在技術障礙。
黑水虻的養殖要實現規模化、產業化,且成為城鎮有機垃圾治理和資源化循環利用的重要技術工藝路線之一,實現機械自動化養殖是必由之路。由于土地利用率和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托盤式立體多層自動養殖成為當前最先進而且有代表性的自動化養殖工藝,而該技術工藝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要解決的重要工序環節之一就是將完成孵化的黑水虻幼蟲定量地自動投放入養殖托盤內。
因此,實現黑水虻的空間多層機械自動化養殖,黑水虻幼蟲自動定量地投放入養殖托盤成為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環節,開發黑水虻養殖自動投種機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黑水虻養殖自動投種機及投種方法,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黑水虻機械自動化養殖的自動投種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黑水虻養殖自動投種機,包括機架、供種裝置、投種機械手、養殖托盤輸送機、盤位傳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供種裝置、所述投種機械手、所述養殖托盤輸送機、所述盤位傳感器連接安裝于所述機架上;所述供種裝置和所述投種機械手安裝于所述養殖托盤輸送機的側上方;所述盤位傳感器連接安裝于所述養殖托盤輸送機下方或外側上方;所述供種裝置、所述投種機械手、所述養殖托盤輸送機、所述盤位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進行電連接;
所述供種裝置由盛種盤托架、盛種盤、投種臺、前托架倉、后托架倉、托架輸送機組構成,所述盛種盤成行成列規則排列在所述盛種盤托架上,所述托架輸送機組連接安裝于所述前托架倉和后托架倉之間,所述投種臺連接安裝于所述托架輸送機組之間,所述盛種盤托架在所述前托架倉、托架輸送機組、投種臺和后托架倉之間流轉。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較佳地,前述的黑水虻養殖自動投種機,其所述投種臺設置有托架頂升機構和盛種盤頂升機構。
較佳地,前述的黑水虻養殖自動投種機,其所述盛種盤托架或/和盛種盤為塑料注塑件。
較佳地,前述的黑水虻養殖自動投種機,其還包括盛種盤清洗機構;所述盛種盤清洗機構連接安裝于所述養殖托盤輸送機上方的機架上;
所述盛種盤清洗機構的清洗介質為水或/和壓縮空氣。
本發明公開一種黑水虻養殖自動投種機的投種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S1:設備啟動與設定:啟動所述黑水虻養殖自動投種機,使所述供種裝置、所述投種機械手、所述養殖托盤輸送機、所述盤位傳感器處于啟動且受所述控制器控制狀態,設定每個養殖托盤投種量,養殖托盤在所述養殖托盤輸送機上的投種位置;
S2:備種:定量把飼料和孵化的1~3日齡黑水虻幼蟲分別盛入所述盛種盤,將滿載的所述盛種盤逐個放置到所述盛種盤托架上,將完成了所述盛種盤放置的若干個所述盛種盤托架放置入所述前托架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力源寶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西力源寶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8389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