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micro-LED顯示器顯示單元的阻光結構制作工藝及阻光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54701.7 | 申請日: | 2021-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706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胡曉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華仁三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M5/00 | 分類號: | B41M5/00;B41M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瑩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micro led 顯示器 顯示 單元 結構 制作 工藝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mi cro?LED顯示器顯示單元的阻光結構制作工藝及阻光結構,包括:S1、制備阻光油墨;S2、根據micro?LED顯示器的顯示單元的規格生成噴印任務數據;S3、根據噴印任務數據對micro?LED顯示器的顯示單元面板進行噴印,在顯示單元四周形成阻光柵格;S4、對阻光柵格進行固化處理;S5、判斷阻光柵格的高度是否達到預設高度,否則轉到步驟S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種通過噴墨打印的方式在micro?LED顯示器顯示單元的周圍打印阻光柵格,有效避免了顯示單元之間發生光線干擾的情況,保障了了mi cro?LED顯示器的顯示效果,提高了用戶體驗,也提高了產品競爭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micro-LED顯示器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micro-LED顯示器顯示單元的阻光結構制作工藝及阻光結構。
背景技術
Micro-LED又被稱為μLED或者微型LED,由發光二極管構成,因此和OLED一樣都屬于自發光技術的屏幕。之所以叫Micro-LED,是因為這種技術的本質是把LED微縮化和矩陣化,把LED單元微縮至小于10微米的級別,從而實現單點驅動自發光。然而這種技術中,相鄰顯示單元之間發出的光線會相互干擾,進而降低micro-LED顯示器的整體分辨率和清晰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防止相鄰顯示單元之間光線干擾的阻光結構制作工藝及阻光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micro-LED顯示器顯示單元的阻光結構制作工藝,包括:
S1、制備阻光油墨;
S2、根據micro-LED顯示器的顯示單元的規格生成噴印任務數據;
S3、根據噴印任務數據對micro-LED顯示器的顯示單元面板進行噴印,在顯示單元四周形成阻光柵格;
S4、對阻光柵格進行固化處理;
S5、判斷阻光柵格的高度是否達到預設高度,否則轉到步驟S3。
進一步的,在步驟S1之中,所述阻光油墨的細度小于5微米,粘度小于10mPa·S。
進一步的,在步驟S2之中,所述噴印任務數據包括柵格線位置、柵格線寬度和柵格線厚度。
進一步的,在步驟S4之中,采用UV固化裝置對所述阻光柵格進行固化。
進一步的,所述UV固化裝置采用365nm的UV光源。
進一步的,所述UV固化裝置的UV光線能量為450-550mj/cm2。
進一步的,在步驟S2之前,還包括獲取每層油墨的厚度。
進一步的,在步驟S5之中,通過噴印次數判斷當前阻光柵格的高度是否達到預設高度。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micro-LED顯示器顯示單元的阻光結構,包括基板、micro-LED和保護層,所述基板、micro-LED和保護層由下至上依次排列,所述micro-LED在基板上形成有micro-LED顯示陣列,相鄰兩顆micro-LED之間設有阻光柵格,所述阻光柵格的高度大于micro-LED的高度。
進一步的,所述阻光柵格的OD值大于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種通過噴墨打印的方式在micro-LED顯示器顯示單元的周圍打印阻光柵格,有效避免了顯示單元之間發生光線干擾的情況,保障了了micro-LED顯示器的顯示效果,提高了用戶體驗,也提高了產品競爭力。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詳述本發明的具體流程及結構: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華仁三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華仁三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5470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變棒磨機成漿工藝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基于DQN的雷達對抗智能決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