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雜網絡理論信用評價的路內停車欠逃費追繳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46502.1 | 申請日: | 2021-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931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斌;陸盛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姜慧勤 |
| 地址: | 21009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雜 網絡 理論 信用 評價 停車 欠逃費 追繳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復雜網絡理論信用評價的路內停車欠逃費追繳方法及系統,包括:從訂單管理模塊獲取路內停車場車輛的付費信息與歷史軌跡信息,從輔助信息模塊獲取輔助因素信息;構建空間使用判斷模型、滯納行為判斷模型、輔助因素集合;通過不同評價方法以三種模型下各種相應指標進行信用變化評價;基于復雜網絡理論計算組合信用變化評價結果;車輛在系統管控的路外停車場停車時,根據信用評價結果對車輛出入場進行不同方式的處理。本發明引入了復雜網絡理論,計算組合信用評價結果,較好地解決不同方法評價結論非一致性問題;此外,采用停車場本地系統與中央控制系統對接的辦法,可有效控制總體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復雜網絡理論信用評價的路內停車欠逃費追繳方法及系統,屬于欠逃費追繳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城市級路內臨時停車泊位多采用人工、地磁、視頻識別等模式進行收費管理,但它們均為開放式,即帶來了欠逃費問題。大部分城市沒有行政執法權,采用的追繳欠費方式,多為人工催繳,催繳通知推送、媒體曝光等。但一來人工成本的增加使得難以及時現場催繳,二來上述追繳方式難以直接有效地預防繳清后再次逃費。
此外,為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一些城市的智慧停車系統推廣了路內無人化收費,采用了信用分的管理模式。但若車主對該路內停車場一帶不熟悉且又由于遮擋等意外因素忽略了需要繳費的指示標志,將引發欠逃費。這種情況下可能造成信用分的誤判。
此外,信用分系統經?;诒容^單一的指標進行計算,計算方法較為簡單,有時計算結果不符合實際,并且不同計算方法經常導致計算的信用評價結果非一致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復雜網絡理論信用評價的路內停車欠逃費追繳方法及系統,通過引入復雜網絡理論,計算組合信用評價結果,較好地解決不同方法評價結論非一致性問題。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復雜網絡理論信用評價的路內停車欠逃費追繳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車輛當前停車作為第i次停車,根據路內停車場的錄入終端獲取車輛第i次停車的應付費信息和車輛歷史停放軌跡信息,獲取車輛和路內停車場的輔助因素信息;
步驟2,根據應付費信息和歷史停放軌跡信息構建空間使用判斷模型和滯納行為判斷模型,根據輔助因素信息構建輔助因素集合;
步驟3,設定空間使用判斷模型、滯納行為判斷模型以及輔助因素的權重,并計算得到車輛第i次停車對應的信用變化評價指標,通過不同評價方法對車輛第i次停車對應的信用變化評價指標進行評價,得到每種評價方法對應的信用變化評價結果;
步驟4,將每種評價方法對應的信用變化評價結果視為網絡節點,基于復雜網絡理論計算組合信用變化評價結果;
步驟5,將車輛第1至i次停車的組合信用變化評價結果進行累加,得到最終信用評價結果,根據最終信用評價結果所處的信用分段,對車輛執行相應的操作。
作為本發明方法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步驟1的具體過程如下:
從路內停車場的管理員手持錄入終端或者視頻樁智能錄入終端處獲取車輛的車牌號和停放時間,根據停放時間計算得到車輛的應付費信息,同時通過查詢歷史記錄,獲得車輛的歷史停放軌跡信息;獲取車輛和路內停車場的輔助因素信息,包括:車輛類型、一年內違法違章次數、路內停車場管理模式、周圍環境以及路內停車場繳費率特征。
作為本發明方法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步驟2的具體過程如下:
2.1,根據歷史停放軌跡信息構建空間使用判斷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465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