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移動式非接觸人臉測溫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39955.1 | 申請日: | 2021-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404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3 |
| 發明(設計)人: | 何冰;邢旭東;李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渭南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J5/00 | 分類號: | G01J5/00;G01S17/08;G06K9/00;G06K9/3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張舉 |
| 地址: | 71409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式 接觸 測溫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移動式非接觸人臉測溫裝置,屬于溫度測量領域,包括:二維云臺設置在移動平臺上;數據采集模塊包括圖像傳感器、TOF傳感器、紅外溫度傳感器、紅外距離傳感器和超聲波傳感器;控處理器的輸入端與圖像傳感器、TOF傳感器、紅外溫度傳感器、紅外距離傳感器及超聲波傳感器通信連接,輸出端與二維云臺和移動平臺通信連接;主控處理器接收各傳感器采集的數據,對二維云臺的角度及移動平臺的行進進行控制,最終通過計算獲得目標人體內部溫度。該裝置可自由移動,擴大了測量面積,避免只在單點測量的難題;采用二維云臺進行人臉識別角度調整,測試過程簡單,降低測量時間;采用紅外測溫傳感器,無需直接接觸,降低傳染病交叉感染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溫度測量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移動式非接觸人臉測溫裝置。
背景技術
秋冬季,流感病毒肆意來襲,流感病毒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易感者與感染者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而傳播。此類疾病的特點大多是,傳染快,容易交叉感染。感染者典型的臨床癥狀是急性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呼吸道癥狀。其中尤以高熱最為顯著,但體溫并非是一成不變,會在一定區間內上下波動,而現有是測溫裝置是定點測溫,假如感染者恰好處于低溫時間段,容易被測溫系統判定為正常,從而進入該場所,就容易造成傳染。
針對現有測溫裝置定點測量的弊端,本申請提出一種具有人臉檢測功能的移動式測溫裝置。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移動式非接觸人臉測溫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移動式非接觸人臉測溫裝置,包括主控處理器、移動平臺、數據采集模塊及二維云臺;
所述二維云臺,設置在所述移動平臺上,用于調節所述數據采集模塊的角度;
所述數據采集模塊包括:
圖像傳感器,設置在所述二維云臺頂部,用于檢測人臉圖像信息;
TOF傳感器和紅外溫度傳感器,均設置在所述二維云臺頂部并位于所述圖像傳感器下方;所述TOF傳感器用于測量目標額頭區域與其之間的距離,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用于獲得環境溫度及目標額頭體表溫度;
紅外距離傳感器和超聲波傳感器,分別設置在所述移動平臺前后兩端,用來檢測所述移動平臺兩側是否存在障礙物;
所述主控處理器,其信號輸入端與所述圖像傳感器、TOF傳感器、紅外溫度傳感器、紅外距離傳感器及超聲波傳感器通信連接,其信號輸出端與所述二維云臺和移動平臺通信連接;所述主控處理器接收各傳感器采集的數據,對所述二維云臺的角度及移動平臺的行進進行控制,最終通過計算獲得目標人體內部溫度。
優選地,所述主控處理器為STM32F407單片機,通過串口接收來自各傳感器采集的數據。
優選地,所述主控處理器采用下面的公式計算目標人體內部溫度:
Y=ALX1+BX2+C
其中,A,B,C為待定常數,L為所述TOF傳感器采集到的測量距離,X1、X2分別為所述紅外溫度傳感器采集的目標額頭體表溫度和環境溫度,Y為目標人體內部溫度。
優選地,所述圖像傳感器為PowerSensor視覺傳感器;
所述PowerSensor視覺傳感器采集人臉圖像信息的過程具體為:
攝像頭采集圖像信息;
改變圖像尺寸,并采用Gamma校正算法將RGB圖轉換為灰度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渭南師范學院,未經渭南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399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