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無人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31310.3 | 申請日: | 2021-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16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耀生;郝衛平;馮良山;楊寧;馬海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4D1/18 | 分類號: | B64D1/18;B64C27/08;A01M7/00;A01C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楊樂 |
| 地址: | 10008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無人機 | ||
1.一種智能無人機,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飛控系統
(2)、動力系統(3)和噴灑箱(5),其中動力系統(3)包括油箱(31)、若干個發動機(32)和旋翼(33),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上安裝有若干個氣能利用組件(4),氣能利用組件(4)與發動機(32)的排氣管(321) 連接,且氣能利用組件(4)與噴灑箱(5)連接,并且氣能利用組件(4)與噴灑箱(5)一側的噴液管(52)配合連接,所述噴灑箱(5)的底部設置有自封閉加液口組件(53),且噴灑箱(5)的底部設置有風動旋撒組件(6), 所述氣能利用組件(4)包括傳輸管(44)、渦輪組件(42)和柱塞泵(43), 所述傳輸管(44)的一端與排氣管(321)的出口連接,所述渦輪組件(42) 設置于傳輸管(44)靠近排氣管(321)的一端,所述渦輪組件(42)包括渦輪(421)、渦殼(422)和傳動軸(423),且渦殼(422)的一側連接有柱塞泵(43)的一側,柱塞泵(43)一端的柱塞泵主軸(431)與傳動軸(423) 的一端連接,且柱塞泵(43)的出口通過加壓管(46)連接有噴灑箱(5)的頂部,所述傳輸管(44)的中部安裝有三元催化器(49)。
2.如權利要求 1 所述的智能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噴灑箱(5)和油箱(31)的底部均設置有自封閉加液口組件(53),所述機架(1)的下方配合設置有分離式自動加注裝置(7),分離式自動加注裝置(7)包括 2 個立式加注插管(71)、2 個加注泵(74)和 2 個儲液箱(76)。
3.如權利要求 1 所述的智能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管(44)遠離排氣管(321)的一端連接有二位三通導向閥(45)的進口,二位三通導向閥(45)的兩個出口分別連接有換熱排放管(47)和直接排放管(48)的一端,換熱排放管(47)的中部與噴液管(52)螺旋纏繞配合連接。
4.如權利要求 1 所述的智能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管(44)靠近排氣管(321)的一端為“Y”形結構,且該“Y”形結構的一端連接有渦殼
(422)的出口,渦殼(422)的進口和“Y”形結構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有二位
三通控制閥(41)的兩個出口,二位三通控制閥(41)的進口與排氣管(321) 的出口連接。
5.如權利要求 1 所述的智能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423)靠近柱塞泵主軸(431)的一端滑動套設有傳動套筒(424)的一端,傳動套筒
(424)外轉動套設有推拉環(425),推拉環(425)的一側鉸接有推拉桿(426) 的一端,推拉桿(426)的中部通過支撐銷軸(427)與渦殼(422)活動連接, 且推拉桿(426)突出渦殼(422)外的一端鉸接有推拉缸(428)的一端,推拉缸(428)的另一端與柱塞泵(43)的外壁鉸接,所述傳動套筒(424)和柱塞泵主軸(431)相靠近的一端分別對應設置有上摩擦片(429)和下摩擦片(432)。
6.如權利要求 1 所述的智能無人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噴灑箱(5)的底部一側開設有出口孔,該出口孔連接有噴液管(52)的一端,噴液管(52) 的另一端設置有霧化噴頭(521),所述噴灑箱(5)的底部設置有自封閉加液口組件(53),自封閉加液口組件(53)包括圓筒(531)、隔板(532)、筒罩(533)、滑桿(534)、回位彈簧(535)和塞子(536),所述圓筒(531) 的底部與噴灑箱(5)的底邊連接,且圓筒(531)的中間橫向設置有隔板(532),隔板(532)的中間開設有通孔,該通孔內契合設置有塞子(536),塞子(536) 的頂部通過回位彈簧(535)連接有圓筒(531)的頂部,且圓筒(531)對應隔板(532)上方位置的側壁上開設有通孔;
所述圓筒(531)的頂部罩設有筒罩(533),筒罩(533)的內壁和圓筒
(531)的內壁之間設有空隙;
所述回位彈簧(535)的中間穿設有滑桿(534),滑桿(534)的一端與塞子(536)固定連接,且滑桿(534)的另一端穿過圓筒(531)和筒罩(533) 的頂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3131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