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長距離曲線頂管實時智能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21085.5 | 申請日: | 2021-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169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安輝;張艷芳;夏凡;高增孝;袁燈;陳豪;柳黎鑫;周天宇;倪嬌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安裝集團南京建設有限公司;中建安裝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00 | 分類號: | E21D9/00;E21D9/10;E21D9/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帥 |
| 地址: | 21004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長距離 曲線 實時 智能 監測 系統 | ||
1.一種長距離曲線頂管實時智能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頂管機構和工作平臺,所述工作平臺包括操作臺(51)和主頂液壓油缸(52),所述操作臺(51)設于主頂液壓油缸(52)一側,所述操作臺(51)與主頂液壓油缸(52)電性連接,所述頂管機構包括頂管機(1)、曲線頂管(3)和頂進管(4),所述頂管機(1)、曲線頂管(3)和頂進管(4)依次布設,所述頂管機(1)、曲線頂管(3)和頂進管(4)之間活動連接,所述主頂液壓油缸(52)與頂進管(4)端面對應設置,所述頂管機(1)內部設有排泥組件和糾偏組件,所述曲線頂管(3)內部設有起弧組件(6),所述頂進管(4)頂部設有土體沉降監測組件(7),所述頂管機(1)、曲線頂管(3)和頂進管(4)內部均設有激光感應組件;
所述土體沉降監測組件(7)包括安裝管(71)、沉降管(72)、沉降環(73)和防護罩(74),所述安裝管(71)貫穿設于頂進管(4)管壁,所述安裝管(71)底端設于頂進管(4)內部,所述安裝管(71)頂端設有防護罩(74),所述防護罩(74)外側設有耐磨層,所述安裝管(71)內壁滑動設置有沉降環(73),所述沉降環(73)內部固定設有沉降管(72),所述安裝管(71)內壁設有位置傳感器(75),所述沉降管(72)頂端通過支撐板與防護罩(74)接觸連接,所述沉降管(72)底端水平設有扣合罩(76),所述扣合罩(76)兩端均設有延長部(77),所述延長部(77)上設有磁卡座(78),所述頂進管(4)內部設有與磁卡座(78)位置對應的電磁鐵,所述磁卡座(78)與電磁鐵之間磁性相吸設置,所述防護罩(74)中部和扣合罩(76)中部均為彈性設置;
所述激光感應組件包括激光發射器(41)、導向器(42)和激光感應器(43),所述激光發射器(41)設于主頂液壓油缸(52)一側,所述曲線頂管(3)內側壁開設有凹槽(44),所述凹槽(44)內部設有安裝臺(45),所述安裝臺(45)上設有三維調資儀器(46),所述三維調資儀器(46)頂部設有導向器(42),所述激光感應器(43)設于頂管機(1)內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長距離曲線頂管實時智能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線頂管(3)一端通過環狀襯墊板(31)與頂管機(1)連接,所述曲線頂管(3)另一端也通過環狀襯墊板(31)與頂進管(4)連接,所述曲線頂管(3)至少設有兩個,兩個所述曲線頂管(3)之間通過若干個保險桿(32)活動連接,所述起弧組件(6)包括液壓缸(61)、安裝座(62)和伸縮桿(64),所述液壓缸(61)和安裝座(62)分別設于兩個相鄰曲線頂管(3)的對應端面,所述安裝座(62)一側開設有球頭槽(63),所述液壓缸(61)與伸縮桿(64)一端固定連接,所述伸縮桿(64)另一端呈球頭狀,所述伸縮桿(64)呈球頭狀的一端滑動設于球頭槽(63)內壁。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長距離曲線頂管實時智能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管(72)底部設有升降桿(79),所述升降桿(79)設有若干個,若干根所述升降桿(79)均延伸至安裝管(71)外部,所述升降桿(79)與安裝管(71)貫穿處鉸接設置,所述升降桿(79)底部通過固定板與彈簧(70)頂部固定連接,所述彈簧(70)與安裝管(71)內底部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安裝集團南京建設有限公司;中建安裝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建安裝集團南京建設有限公司;中建安裝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2108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