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動力電池的石墨烯發熱膜組件及其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08954.0 | 申請日: | 2021-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119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冰;秦顯營;羅丹;李寶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石墨烯創新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34 | 分類號: | H05B3/34;H05B3/02;H05B3/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胡樂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動力電池 石墨 發熱 組件 及其 制備 工藝 | ||
1.一種適用于動力電池的石墨烯發熱膜組件,其特征在于:該發熱膜包括聚酰亞胺覆蓋膜、電極材料、石墨烯材料復合層、背膠;所述聚酰亞胺覆蓋膜、電極材料、石墨烯材料復合層、背膠依次層疊通過壓合成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動力電池的石墨烯發熱膜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亞胺覆蓋膜和電極材料由聚酰亞胺基覆銅膜經蝕刻工藝加工一次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適用于動力電池的石墨烯發熱膜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亞胺覆蓋膜厚度為13μ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適用于動力電池的石墨烯發熱膜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材料的導電介質中電流輸入端和電流導出端采用金屬銅材料;所述電極材料的厚度為12μ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動力電池的石墨烯發熱膜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膠為熱敏型3M背膠,所述背膠的厚度為0.5-2mm。
6.一種適用于動力電池的石墨烯發熱膜組件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將柔性電路板、背膠層和石墨烯內膜依次疊合,通過熱壓機壓合制得石墨烯材料復合層;
S2、將聚酰亞胺覆蓋膜、電極材料、石墨烯材料復合層、背膠依次層疊,通過熱壓機壓合制得初級石墨烯發熱膜;
S3、根據設計尺寸規格將步驟S2制備的初級石墨烯發熱膜分切,制得石墨烯發熱膜。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適用于動力電池的石墨烯發熱膜組件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熱壓機壓合溫度為60-160℃,熱壓時間為1-5s,熱壓壓力為20-35Mpa;步驟S2中所述熱壓機壓合的溫度為100-270℃,熱壓時間為1-10s,熱壓壓力為30-55Mpa。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適用于動力電池的石墨烯發熱膜組件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電路板制備方法為:
S1、將聚酰亞胺基覆銅膜和感光膜進行復合,制得第一復合膜片;覆膜機采用預涂型覆膜機,覆膜時熱壓溫度為100-160℃、壓力為0.5-3Mpa、時間為30s;
S2、由S1制備的第一復合膜片和菲林進行曝光處理,復合膜片的感光膜表面生成電極圖形的潛影,為第二復合膜片;
S3、將S2制備的第二復合膜片經過顯影工藝處理,將潛影轉變成為可見圖像,為第三復合膜片;
S4、將S3制備的第三復合膜片進行清洗干燥處理,為第四復合膜片;
S5、將S4制備的第四復合膜片經蝕刻工藝,將要蝕刻區域的保護膜去除,生成設計的電極圖案,為第五復合膜片;
S6、將S5制備的第五復合膜片進行清洗干燥處理,為第六復合膜片;
S7、將S6制備的第六復合膜片進行退膜處理,以清除未蝕刻區域的保護膜,即制備得到柔性線路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石墨烯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經深圳石墨烯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0895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