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側縱傾解耦式懸架結構的新型彈簧壓縮換向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96540.0 | 申請日: | 2021-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013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5 |
| 發明(設計)人: | 謝彬;李博宇;耿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謝彬 |
| 主分類號: | B60G13/00 | 分類號: | B60G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縱傾 解耦式 懸架 結構 新型 彈簧 壓縮 換向 裝置 | ||
1.一種新型彈簧壓縮換向裝置,其特征在于:采用空間交錯平行布置的換向機構。所述新型彈簧壓縮換向裝置主要由推桿、一體式轉軸、直頭、板端以及導向光桿組成。
所述推桿為碳纖維可調節推桿;所述轉軸為一體式轉軸;所述側傾避震總成為歐林斯避震;所述縱傾避震總成為歐林斯避震。
2.所述第一推桿包括第一下推桿和第一上推桿,第一接頭軸承座連接第一下推桿,第一下推桿連接第一墊片接頭,第一墊片接頭連接第一可調節墊片,第一可調節墊片連接第二墊片接頭,第二墊片接頭連接第一上推桿,第一上推桿連接第二接頭軸承座,第二接頭軸承座和第一推桿搖臂通過向心軸承連接。
所述第二推桿包括第二下推桿和第二上推桿,第四接頭軸承座連接第二下推桿,第二下推桿連接第三墊片接頭,第三墊片接頭連接第二可調節墊片,第二可調節墊片連接第四墊片接頭,第四墊片接頭連接第二上推桿,第二上推桿連接第三接頭軸承座,第三接頭軸承座和第二推桿搖臂通過向心軸承連接。
所述第一一體式轉軸包括第一轉軸、第一推桿搖臂、第一側傾搖臂、第一縱傾搖臂,第一側傾搖臂連接第一桿端軸承,第一縱傾搖臂連接縱傾避震總成。
所述第二一體式轉軸包括第二轉軸、第二推桿搖臂、第二側傾搖臂、第二縱傾搖臂,第二側傾搖臂連接第二桿端軸承,第二縱傾搖臂連接縱傾避震總成。
所述換向機構包括第一桿端軸承、第一直頭、第一板端、第一導向光桿、第二導向光桿、第二板端、第三導向光桿、第四導向光桿、第二直頭、第二桿端軸承,第一桿端軸承連接第一直頭,第一直頭和第一板端通過第一導向光桿及第二導向光桿連接,第二直頭和第二板端通過第三導向光桿及第四導向光桿連接,第二桿端軸承連接第二直頭,第一板端和第二板端通過側傾避震總成連接。
3.一種新型彈簧壓縮換向裝置,其特征在于:由3部分組成,即推桿,一體式轉軸,換向機構。
(1)所謂推桿是將地面給輪胎的力傳遞到一體式轉軸,另外推桿長度可用墊片調節,可以避免因螺紋變形而造成的推桿剛度和長度的變化,進而保證其輪邊載荷的穩定性。
(2)所謂一體式轉軸是將推桿傳遞到轉軸推桿搖臂上的力沿不同方向傳遞到縱傾避震總成和換向機構。
(3)所謂換向機構是一種將避震所受軸向拉力轉化為軸向壓力的裝置,其中四根導向光桿通過空間交錯平行的方式布置,將力分配到直頭,直頭直接作用在板端將力傳遞到減震器,將板端的運動嚴格限制在側傾減震器軸向上,具體如下:
當汽車處于轉向工況時,彈簧壓縮換向裝置將地面作用到輪胎的垂向力傳遞到側傾避震總成,當左轉工況或右轉工況時,彈簧壓縮換向裝置會有不同的運動形式,具體運動形式表示如下:
a.右轉工況下彈簧壓縮換向裝置處于拉伸狀態,彈簧壓縮換向裝置左右側零件運動情況不一致,接下來將展開介紹:右側推桿拉動右側轉軸順時針轉動,右側側傾搖臂拉動右側桿端軸承運動,右側桿端軸承拉動右側直頭運動,右側直頭帶動與其相連的導向光桿向右側運動,導向光桿帶動與其相連的左側板端向右側運動;左側推桿推動左側轉軸順時針轉動,左側側傾搖臂拉動左側桿端軸承運動,左側桿端軸承拉動左側直頭運動,左側直頭帶動與其相連的導向光桿向右側運動,導向光桿帶動與其相連的右側板端向左側運動;側傾避震器通過抑制左側板端向右側運動、右側板端向左側運動達到減震效果。
b.左轉工況下彈簧壓縮換向裝置處于壓縮狀態,彈簧壓縮換向裝置左右側零件運動情況不一致,接下來將展開介紹:右側推桿推動右側轉軸逆時針轉動,右側側傾搖臂擠壓右側桿端軸承運動,右側桿端軸承擠壓右側直頭運動,右側直頭擠壓與其相連的右側板端沿導向光桿向左側運動;左側推桿拉動左側轉軸逆時針轉動,左側側傾搖臂擠壓左側桿端軸承運動,左側桿端軸承擠壓左側直頭運動,左側直頭帶動與其相連的左側板端沿導向光桿向右側運動;側傾避震器通過抑制左側板端向右側運動、右側板端向左側運動達到減震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謝彬,未經謝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9654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