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膠囊網絡改進算法的核磁共振輔助判斷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88757.7 | 申請日: | 2021-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272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賈巧蘭;高楊;董婷婷;宛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G06T5/00;G06T7/10;G06N3/04 |
| 代理公司: | 長沙心智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33 | 代理人: | 鄭志德 |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膠囊 網絡 改進 算法 核磁共振 輔助 判斷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膠囊網絡改進算法的核磁共振輔助判斷方法,包括:獲取待診斷圖像;判斷所述待診斷圖像是否為核磁共振圖像;若是,采用預設膠囊網絡改進算法對所述核磁共振圖像進行特征提取來獲取待比對特征圖;將所述待比對特征圖與若干個預設疾病特征圖進行比對,來分別獲取相似度,每個所述預設疾病特征圖都對應一種疾病;獲取相似度最高所對應的疾病特征圖,所述疾病特征圖代表的顱內疾病即為所述核磁共振診斷結果。采用本發明,可以根據核磁共振圖像來判斷出疾病,輔助醫生進行疾病判斷,降低醫生的誤診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疾病輔助判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膠囊網絡改進算法的核磁共振輔助判斷方法。
背景技術
醫學圖像處理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成熟以及臨床診斷技術的進步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與技術,如今醫學圖像處理技術的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目前,對核磁共振圖像的判斷依然需要醫生來進行人工判斷,無法實現對核磁共振圖像的自主判斷,而醫生的判斷具有自主性,容易出現誤診。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基于膠囊網絡改進算法的核磁共振輔助判斷方法來對疾病進行診斷,降低醫生的誤診率。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膠囊網絡改進算法的核磁共振輔助判斷方法,可以根據核磁共振圖像來判斷出疾病,輔助醫生進行疾病判斷,降低醫生的誤診率。
基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膠囊網絡改進算法的核磁共振輔助判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待診斷圖像;
判斷所述待診斷圖像是否為核磁共振圖像;
若是,采用預設膠囊網絡改進算法對所述核磁共振圖像進行特征提取來獲取待比對特征圖;
將所述待比對特征圖與若干個預設疾病特征圖進行比對,來分別獲取相似度,每個所述預設疾病特征圖都對應一種疾病;
獲取相似度最高所對應的疾病特征圖,所述疾病特征圖代表的疾病即為所述核磁共振診斷結果。
其中,判斷所述待診斷圖像是否為核磁共振圖像包括:
對所述待診斷圖像進行色彩判斷,并獲取色彩判斷結果;
若所述色彩判斷結果為彩色圖像,則獲取所述待診斷圖像的灰度圖,否則對所述待診斷圖像隨機截取一個圖像,進行圖像形狀判斷,若所述待診斷圖像經過所述圖像形狀判斷為人體器官形狀,則所述待診斷圖像為核磁共振圖像。
其中,所述采用預設膠囊網絡改進算法對所述核磁共振圖像進行特征提取來獲取待比對特征圖包括:
對所述核磁共振圖像截取器官圖像;
基于膠囊網絡改進算法生成神經網絡模型;
用訓練好的所述神經網絡模型對輸入所述器官圖像進行特征提取,提取出特征圖。
其中,所述預設疾病特征圖為所述神經網絡模型對患有疾病的標準器官圖像處理而來。
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對所述核磁共振圖像進行預處理,具體包括采用去噪聲方法對所述核磁共振圖像進行去噪聲處理;其中,所述去噪聲方法包括均值濾波或高斯平滑濾波。
其中,對所述核磁共振圖像進行預處理還包括:對所述核磁共振圖像進行多尺度的濾波,多角度的表達所述核磁共振圖像中包含的信息,挖掘所述核磁共振圖像的固有特征。
其中,所述濾波方法選為拉普拉斯濾波或Gabor濾波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875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