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識別違規車輛的方法、系統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87440.1 | 申請日: | 2021-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703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智;房顏明;董航;孟令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萬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4 | 分類號: | G08G1/04;G08G1/017;G08G1/052;G08G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04 | 代理人: | 孫新國 |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識別 違規 車輛 方法 系統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用于識別違規車輛的方法、系統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中方法包括:獲取隧道入口處第一感知設備的感知信息和隧道內第二感知設備的感知信息;利用路側車牌識別設備對隧道入口處的目標車輛進行識別,以獲取所述目標車輛的身份信息;根據第一感知設備的感知信息獲取目標車輛的對象特征信息,并且將身份信息和對象特征信息進行綁定,以獲得綁定信息并且將其記錄于車輛查找集合中;識別違規車輛的對象特征信息;根據前述對象特征信息從綁定信息中獲取目標綁定信息,由此獲取違規對象的身份信息并且對身份信息和違規行為進行播報。利用本發明的方案,可以準確識別出違反隧道內行駛規定的車輛。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智能交通管理領域。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用于識別違規車輛的方法、系統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本部分旨在為權利要求書中陳述的本公開的實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處的描述可包括可以探究的概念,但不一定是之前已經想到或者已經探究的概念。因此,除非在此指出,否則在本部分中描述的內容對于本申請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而言不是現有技術,并且并不因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認是現有技術。
當前的智能交通管理涉及對人、車和路等交通對象的自動識別以及對違法行為的自動檢測。通過自動識別和檢測,可以智能分析交通重點管理目標,從而提高通行效率和優化交通出行秩序。然而,對于例如隧道等場所來說,當前并沒有良好的管理方案。特別地,對于行駛在隧道內車輛的各種違規行為,當前并沒有行之有效的檢測或通告方案。因此,如何對上述類似場所的車輛違規行為進行準確判斷和及時通告,成為當前車輛管理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至少解決上述背景技術部分所描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在例如隧道的場景中識別違規車輛的方案。利用本發明的方案,可以有效地確定違反隧道行駛規定的車輛,從而有助于提升隧道內的高效安全通行,并且擴展了智能化交通管理的應用場景。鑒于此,本發明在如下的多個方面提供解決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識別違規車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獲取隧道入口處第一感知設備的感知信息;利用路側車牌識別設備對隧道入口處的目標車輛進行識別,以獲取所述目標車輛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目標車輛為進入所述隧道內的車輛;根據目標車輛的身份信息從所述第一感知設備的感知信息中獲取與所述目標車輛相關的對象特征信息;將所述目標車輛的身份信息和對應的對象特征信息進行綁定,以獲得目標車輛的綁定信息,并且將所述目標車輛的綁定信息記錄于車輛查找集合中;獲取所述隧道內第二感知設備的感知信息;根據所述第二感知設備的感知信息中的速度信息識別違規車輛,以便獲取所述違規車輛的對象特征信息;根據所述違規車輛的對象特征信息從所述車輛查找集合的綁定信息中獲取目標綁定信息;基于所述目標綁定信息獲取違規車輛的身份信息;以及輸出所述違規車輛的身份信息和對應的違規行為。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身份信息還包括目標車輛的識別位置信息和獲取所述身份信息時刻的時刻信息,其中根據目標車輛的身份信息從所述第一感知設備的感知信息中獲取與所述目標車輛相關的對象特征信息包括:根據所述身份信息中的時刻信息從所述第一感知設備的感知信息中獲取與目標車輛相關的車輛感知信息;以及基于所述車輛感知信息和所述目標車輛的識別位置信息來獲取與所述目標車輛相關的對象特征信息。
在一個實施例中,從所述第一感知設備的感知信息中獲取與目標車輛相關的車輛感知信息包括:從所述第一感知設備的感知信息中選擇最接近于所述時刻信息所指示時刻的車輛感知信息。
在一個實施例中,基于所述車輛感知信息和所述目標車輛的識別位置信息來獲取與所述目標車輛相關的對象特征信息包括:根據所述車輛感知信息獲取在所述時刻信息所指示時刻的感知位置信息;以及對所述感知位置信息和識別位置信息執行匹配操作,以便根據所述匹配結果從所述車輛感知信息中獲取與所述目標車輛相關的對象特征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萬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萬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74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