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列車車身位置調節定位工裝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78503.7 | 申請日: | 2021-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12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0 |
| 發明(設計)人: | 談源;解恩澤;常忠偉;周敏杰;王小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新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11/00 | 分類號: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錦信誠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衛翠婷 |
| 地址: | 21313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列車 車身 位置 調節 定位 工裝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列車車身位置調節定位工裝及其使用方法,工裝包括安裝基座和設置在其上的第一調節件和第二調節件,第一調節件和第二調節件分別與車身骨架不同的環梁底座對應設置,環梁底座自下而上設置為逐漸收攏的結構。第一調節件和第二調節件均設置有至少兩個,其中,兩個第一調節件分別作用于兩個環梁底座中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上,能夠調節車身骨架在安裝基座上橫向的位置;兩個第二調節件分別作用于兩個環梁底座中的第三斜面上,能夠調節車身骨架在安裝基座上縱向的位置。第一調節件和第二調節件均設置有兩件且均不位于對應調節方向的同一直線上,確保對車身骨架精確調節后能夠保證車身骨架的穩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列車車身位置調節定位工裝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列車車體大多數采用鋁合金材料,列車底座為鋼制底架,鋁合金車身和鋼制底架通過鉚接連接,金屬車體存在易腐蝕、不利于輕量化等問題。復合材料的應用將是輕量化高性能軌道列車整車車體研制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同樣也是列車輕量化的重要途徑之一,也對列車的安全提速起著深遠意義。
在復合材料車身的成型過程中,需要將側墻和車頂拼裝至預先成型完成的車身骨架上,車身的側墻和車頂大多采用復合材料一體成型,車身的拼裝過程對精度的要求較高,需要先對拼裝基座上的車身骨架定位調節,再在車身骨架上拼裝拉擠板材或者鋪設蒙皮。
鑒于上述問題的存在,本設計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工程應用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列車車身位置調節定位工裝及其使用方法,使其更具有實用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列車車身位置調節定位工裝及其使用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列車車身位置調節定位工裝,包括安裝基座和設置在其上的第一調節件和第二調節件,所述第一調節件和所述第二調節件分別與車身骨架不同的環梁底座對應設置;
所述安裝基座沿橫向設置且與車身長度方向相同,所述環梁底座自下而上設置為逐漸收攏的結構,所述環梁底座包括沿橫向對稱設置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以及垂直于縱向設置的第三斜面;
所述第一調節件設置有至少兩個,且分別朝向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設置;所述第二調節件設置有至少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安裝基座長度方向的兩側,所述第二調節件朝向所述第三斜面設置。
進一步地,兩所述第一調節件沿所述安裝基座的長度方向設置,且分別位于所述安裝基座長度方向的兩側。
進一步地,兩所述第二調節件沿所述安裝基座的長度方向設置,且兩所述第二調節件設置在所述安裝基座平面的不同縱向直線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調節件和所述第二調節件設置在所述安裝基座平面的同一縱向直線上;
兩所述第一調節件的橫向間距與其對應的兩所述環梁底座橫向中心距相同,兩所述第二調節件的縱向間距與其對應的兩所述環梁底座縱向中心距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調節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滑塊和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滑塊設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并通過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驅動沿豎直方向移動;
所述第二調節件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滑塊和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二滑塊設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并通過所述第二驅動裝置驅動沿豎直方向移動。
進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沿豎直方向設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滑槽相適應的第一限位塊,在所述第一滑塊遠離所述第一滑槽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四斜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新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市新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7850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