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米糖泡芙制造工藝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72456.5 | 申請日: | 2021-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809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5 |
| 發明(設計)人: | 周瓊;塗湘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倉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1D2/36 | 分類號: | A21D2/36;A21D13/047;A21D13/0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沈楊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閔行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米糖泡芙 制造 工藝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米糖泡芙制造工藝及方法,一種米糖泡芙制造工藝及方法,米糖泡芙由米糖泡芙外殼和米糖泡芙內陷組成,所述米糖泡芙外殼制作原料配方由以下各原料組分制備而成:小麥粉130?145g、水250?265g、植物油200?215g、雞蛋330?360g、大米80?95g、鹽1?4g、泡打粉2?5g;所述米糖泡芙內陷制作原料配方由以下各原料組分制備而成:淡奶油400?460g、奶酪450?480g、黃油5?8g和水果丁10?40g。通過原料驗收、原料儲存、配料、糊化、擠出、內陷擠出、凈化、探測、內包裝、外包裝、成品入庫步驟,采用全自動工藝,實現米糖泡芙的生產和加工;此外,天然無添加,零糖外皮,以米為素材創造出米的香氣,適合肥胖人群和高血糖人群實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米糖泡芙制造工藝及方法。
背景技術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發布全國20-79歲的人中約有4.15億人患有糖尿病另外潛藏有很高風險的糖尿病患者有3.8億中國糖尿病患者2013年增加了1120 萬,達到1.096億居于全球首位預計2040年將達到1.507億跟2019年中國平均肥胖率達到12%,肥胖人口已經超過美國位居首位,成為世界第一肥胖人口大國從1975年到2014年我國男性人口從70萬增長至4320萬,女性肥胖人口從170萬增長至4640萬,雙雙位居世界第一。
目前市面上未有0糖的米泡芙概念,傳統泡芙采用米跟小麥粉、植物油、雞蛋、用糊化方式讓產品形成別以傳統方式用膨化方式,在高溫下水與油脂快速分離產生爆發性較強的水蒸氣,氣體的壓力推動著面團向外膨脹。而另一方面,由于淀粉粒經過第二次加熱后充分糊化,與受熱變性的蛋白質形成了具有良好彈性的膠狀體,形成外部的骨架,撐起整個泡芙的形狀,包裹住空氣,因此才能形成中空的類似氣球的形狀。然而,在市面上眾多產品中很難有零糖的食品。泡芙擺脫掉乳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麥芽糖符合現代人飲食方式,而無糖食品的健康已經越來越多人認知與接受。從2011年開始無糖概念上升,無糖產品不斷在市場上涌出而中國無糖食品卻少之又少,國內肥胖人群高血糖人群也呈現驚人的增長趨勢,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更加注意攝入低糖的食品。
發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米糖泡芙制造工藝及方法,原料驗收、原料儲存、配料、糊化、擠出、內陷擠出、凈化、探測、內包裝、外包裝、成品入庫步驟,采用全自動工藝,實現米糖泡芙的生產和加工;此外,天然無添加,零糖外皮,以米為素材創造出米的香氣,適合肥胖人群和高血糖人群實用。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米糖泡芙制造工藝及方法,米糖泡芙由米糖泡芙外殼和米糖泡芙內陷組成,所述米糖泡芙外殼制作原料配方由以下各原料組分制備而成:小麥粉130-145g、水250-265g、植物油200-215g、雞蛋330-360g、大米 80-95g、鹽1-4g、泡打粉2-5g;所述米糖泡芙內陷制作原料配方由以下各原料組分制備而成:淡奶油400-460g、奶酪450-480g、黃油5-8g和水果丁10-40g。
進一步地,米糖泡芙制造工藝流程包括:原料驗收、原料儲存、配料、糊化、擠出、內陷擠出、凈化、探測、內包裝、外包裝、成品入庫;所述一種米糖泡芙制造工藝及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S1、原料驗收階段:由采購部門采購制作米糖泡芙的原料,采購時外包裝干凈,無破損、無蟲害、無雜質、無異味;原料檢測報告符合相關標準并通過原材料驗收單記錄備檔。
S2、原料儲存階段:將米糖泡芙的原材料進行存儲歸類,小麥粉、植物油、泡打粉和大米放置在干燥區儲存,雞蛋放置在冷凍區儲存。
S3、配料階段:將原料儲存階段的米糖泡芙原材料進行分配,通過配料記錄表嚴格按照米糖泡芙的配料進行稱重,小麥粉和大米為主料,鹽和泡打粉為添加劑,植物油、水和雞蛋為輔料,依次將主料、輔料和添加劑分類進行配置。
S4、糊化階段:所述糊化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倉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倉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7245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