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MnF2 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62288.1 | 申請日: | 2021-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98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秦艷敏;張珊;包海峰;方正;李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紡織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200***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mnf base sub | ||
本發明屬于新型材料儲能領域,公開了MnF2@NC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和應用。將錳鹽溶液和碳酸氫銨溶液混合,通過高溫反應得到微納米結構的碳酸錳前驅體;隨后通過氮摻雜碳層的構筑得到含有包覆層的碳酸錳中間體;最后以氟化銨為氟源,通過高溫固相反應得到MnF2@NC復合材料。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所制備的MnF2@NC復合材料具有特殊的氮摻雜碳包覆的結構。將MnF2@NC復合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特殊的結構使具有較高的儲鋰容量和優異的循環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化學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氮摻雜碳包覆MnF2(MnF2@NC)鋰離子電池復合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新型清潔能源的開發是解決全球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關鍵。相比傳統的儲能設備,鋰離子電池具有使用壽命長。安全環保等優點,而鋰離子電池的性能由電極材料的儲鋰特性決定。商用的天然石墨負極材料不能滿足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要求,因此開發新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迫在眉睫。
過渡金屬化合物具有高的比容量,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得到廣泛的研究。MnF2作為其中的一種,其理論比容量為576 mAh/g,遠遠大于石墨的,因此,MnF2有望成為新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現有技術1(Le Zhang, et al.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17, 724, 1101-1108.)以乙酸錳為錳源,三氟乙酸為氟源,CNTs為碳源,通過溶膠-凝膠法制備出MnF2/CNTs復合材料,其形狀近似球簇,粒徑有2μm;115.4 mA/g電流密度下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首次的放電容量為887 mAh/g,577 mA/g電流密度下經過100次的循環,放電容量為264 mAh/g。現有技術2(Yiyong Wei, et al.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Chemistry,2019, 840, 237–241)以乙酸錳和氟化氫銨為原料,利用溶劑熱法和煅燒處理得到MnF2電極材料,其形狀為不規則的顆粒;0.1C電流密度下首次放電和充電容量分比為1077.2和481.9 mAh/g。現有技術3(Nasr Bensalah. et al. Phys. Status Solidi A,2018, 1800151.)以硝酸錳和氟硅酸為原料,通過MWCNTs的引入,制備出MWCNTs-MnF2復合材料,其中MnF2分散在MWCNTs網絡中且部分被MWCNTs包覆。現有技術4(Nasr Bensalah, etal. Materials and Design, 2018, 147, 167–174)以金屬錳和氟硅酸為原料,通過CNT的混合,制備出CNT-MnF2復合材料,其中粒徑為20-30 nm的MnF2混合在CNT交織成的網絡中。
通過現有技術所制備的MnF2材料,將其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儲鋰容量沒有達到MnF2的理論比容量,且循環性能也遠不能滿足目前的長循環使用要求,因此,高性能MnF2材料制備方法的開發變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MnF2@NC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MnF2@NC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制備步驟:
(1)將1-5mmol的錳源與5-20 mmol的碳酸氫銨溶解在30 mL的溶劑中,隨后150-200℃高溫反應10-15h,得到微納米結構的MnCO3前驅體;
(2)將步驟(1)所得MnCO3前驅體至于50 mL的pH=10的Tris緩沖溶液中,加入表面修飾劑鹽酸多巴胺,其中MnCO3前驅體與鹽酸多巴胺的質量比為2:1-1:3,室溫下反應12 h,離心洗滌得到MnCO3@PDA中間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紡織大學,未經武漢紡織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6228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鉆孔圖像的采動巖體質量定量評價與分類方法
- 下一篇:去除熱量的過程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