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力隧道智能化監控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59288.6 | 申請日: | 2021-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02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劍;柳倩;周灝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伏佳安達電氣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武漢謙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尹偉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徐家棚***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力 隧道 智能化 監控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力隧道智能化監控系統及方法,其系統包括采集模塊,采集電力隧道出入口及內部的圖像信息;電纜溫度監控模塊,檢測電纜表面溫度,計算電纜線芯溫度并預測用電高峰時段信息;處理模塊,識別進入電力隧道人員車輛是否具備進出權限以及著裝是否符合工作要求;還判斷電纜線芯溫度是否正常;還調度降溫組件啟動或停止工作;報警模塊,在進入電力隧道人員車輛非法進入、不符合工作要求和/或電纜線芯溫度異常時生成警告信息。本發明實時對電纜線芯進行監控,并主動預測用電高峰時段信息,便于在用電高峰時段調度降溫組件對電纜進行降溫,保證電力隧道內電纜在合適的溫度環境中工作,不會過熱,提前預測電纜溫度異常并及時采取措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監控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力隧道智能化監控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城市中的輸電線路越來越多的采用了電力隧道和綜合管廊的方式的布設方式。這種方式有利于綜合利用城市空間,避免輸電線路影響市民生活和城市景觀,也有利于輸電線路的集中管理。現有的電力隧道和綜合管廊中的輸電線路,雖然一般也具有一些自動監測和控制的功能,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之處。例如電纜溫度監控一般采用被動監控方式,當電纜的溫度出現異常時,已經來不及進行應急處理,給維護人員來帶極大的挑戰,。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電力隧道智能化監控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力隧道智能化監控系統,包括采集模塊、處理模塊、報警模塊、電纜溫度監控模塊;
所述采集模塊設置于電力隧道的出入口位置處和行走于固定在固定導軌上的巡檢機器人上,并用于采集電力隧道出入口及電力隧道內的圖像信息;
所述電纜溫度監控模塊,用于實時檢測電力隧道內的電纜表面溫度,根據所述電纜表面溫度計算電纜線芯溫度,并預測用電高峰時段信息;
所述處理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圖像信息識別進入電力隧道人員車輛是否具備進出權限以及著裝是否符合工作要求;還用于判斷所述電纜線芯溫度是否超出預設溫度閾值;還用于根據所述用電高峰時段信息調度降溫組件啟動或停止工作;
所述報警模塊,用于在進入電力隧道人員車輛不具備進出權限、不符合工作要求和/或電纜線芯溫度超出預設溫度閾值時生成警告信息,并上傳對應的圖像信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電力隧道智能化監控系統,根據采集的電纜表面溫度計算電纜線芯溫度,實時對電纜線芯進行監控,并根據電纜線芯溫度主動預測用電高峰時段信息,這樣便于在用電高峰時段調度降溫組件對電纜進行降溫,保證電力隧道內電纜在合適的溫度環境中工作,主動監控,在保證電纜不會過熱的同時,可以提前預測電纜溫度異常并及時采取降溫措施;同時通過所述采集模塊實時采集電力隧道出入口及電力隧道內的圖像信息,并由所述處理模塊準確判斷進入電力隧道人員車輛是否具備進出權限以及著裝是否符合要求,這樣可以保證只允許特定進入隧道人員車輛進入,保證安全。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電纜溫度監控模塊包括溫度采集子模塊和電力趨勢分析子模塊;
所述溫度采集子模塊,用于實時采集電力隧道內的電纜表面溫度;
所述電力趨勢分析子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電纜表面溫度計算電纜線芯溫度,根據電纜線芯溫度統計電纜溫度歷史信息和/或實時用電變化率,并根據所述電纜溫度歷史信息和/或實時用電變化率預測用電高峰時段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伏佳安達電氣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伏佳安達電氣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5928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