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井口切割成型裝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46647.4 | 申請日: | 2021-05-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36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姚明鑫;邢玉;婁勇;黃躍;蘇庭濤;丁曉輝;李柳松;蔡振華;佟志剛;劉吉運;李繼強;趙海江;劉志強;宋永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19/50 | 分類號: | E01C19/50;B66C1/12;B66C13/08;B66C23/36;E02D2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王瑩 |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井口 切割 成型 裝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井口切割成型裝置及其施工方法,井口切割成型裝置包括切割機構和起吊機構,切割機構包括設置有第一扣件的底板和設置有第二扣件的切割鋼圈,切割鋼圈上端設置有刃口,在路面結構層鋪筑前,將底板和切割鋼圈固定在井口上方,鋪筑路面結構層后,去除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正上方的路面結構層,起吊機構連接第二扣件吊起切割鋼圈,刃口對位于井口上方的路面結構層進行豎向切割,形成規整、與井圈同直徑的井口,再利用起吊機構連接第一扣件吊起底板和底板上的路面結構層一起取出,使后續井圈安裝時與井口貼合良好,無需二次填充混混合料,保證了井口周邊路面結構層的一體性,避免井口周邊路面產生沉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道路施工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井口切割成型裝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市政道路路面結構層施工中,路面范圍內井口施工基本采用鋼板覆蓋井口后鋪筑結構層,待結構層碾壓成型后依靠人工開鑿挖除井口上結構層并取出鋼板,再砌筑或安裝井圈。上述井口施工手段在人工鑿除井口上路面結構層對井口周邊結構層產生巨大擾動,無法保證井周邊路面質量,同時人工鑿除成型參差不齊,且鑿除成孔擴孔嚴重,需要二次填充混合料,后填充的混合料無法使用壓路機碾壓,與原路面結構層整體性不良、平整度難以控制,且東北地區冬季寒冷,春冬更替則會造成路面結構產生凍融循環,容易引起井口下沉、井口周邊路面不均勻沉降,嚴重影響了行車舒適度及井周邊路面質量。要實現井口在路面結構中不擾動井口周邊路面結構層、成型規整且無需二次填充,目前尚無有效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井口切割成型裝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對井口的成型施工不能保證井口周邊路面結構質量和穩定性的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井口切割成型裝置,包括:
切割機構,其包括水平固定在井口上方的底板和切割鋼圈,底板為圓形結構,切割鋼圈套設在底板的外周上且與底板之間滑動連接,在豎向上切割鋼圈的長度大于底板的長度,切割鋼圈的上端設置有刃口,底板的上表面的邊緣處固定有若干個第一扣件,第一扣件沿底板的圓周均勻分布,切割鋼圈的內側對應每個第一扣件固定有第二扣件,第二扣件套設在第一扣件外且第二扣件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抵觸;
起吊機構,其包括用于與第一扣件或第二扣件連接的第一吊繩,起吊機構通過提升第一吊繩起吊切割鋼圈或底板。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扣件為開口朝下設置的第一U形環結構,所述第一扣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邊緣固定,所述第二扣件朝向所述底板的圓心的一端為開口朝下設置的第二U形環結構,第二U形環的下端分別朝向所述底板的徑向向外水平延伸形成水平部,每個水平部的外端分別與對應位置的所述切割鋼圈的內側壁固定連接,水平部的底部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緊貼,第一U形環位于對應的所述第二扣件的兩個水平部之間。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扣件在水平面內的截面為曲率與所述切割鋼圈一致的弧形結構,所述第一扣件緊靠所述切割鋼圈的內側壁設置且與所述切割鋼圈之間滑動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起吊機構還包括隨車吊、平衡吊架、用于連接隨車吊的吊鉤與平衡吊架的第二吊繩,平衡吊架上對應每個所述第一扣件分別設置一個吊環,每個吊環通過一個所述第一吊繩與對應的所述第一扣件或所述第二扣件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平衡吊架設置在所述井口上方的面層的正上方,所述吊環水平設置且與所述第一吊繩的連接點位于對應的所述第二扣件的正上方。
本發明還提供一井口切割成型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在路面結構層鋪筑前,將底板和切割鋼圈固定在井口上方,底板覆蓋設置在井口上方,切割鋼圈套設在底板外,記錄第一扣件、第二扣件的位置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4664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