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安全型高溫爐膛氣排放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507846.4 | 申請日: | 2021-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881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寶榮;許柱;茅佳俊;查浩;葛珉;董小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海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G5/44 | 分類號: | F23G5/44;F23G5/50;F23G5/4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 地址: | 2251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 高溫 爐膛 排放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安全型高溫爐膛氣排放裝置,包括出口管道、高溫管道、混風箱、總排放管道、高溫排放閥、溫度變送器,該裝置主要與蓄熱式焚燒爐連用,在爐膛氣超溫的情況下通過該裝置達到安全排放,出口管道與蓄熱式焚燒爐排口及混風箱連接,高溫管道與蓄熱焚燒爐的爐膛及混風箱連接,出口管道中的正常排氣與高溫管道中的高溫氣在混風箱中充分混合達到降溫后從總排放管道排出;高溫管道上設置閥門,根據爐膛溫度變送器的設定值調節排放的高溫氣流量;在出口管道、總排放管道和蓄熱式焚燒爐爐膛均安裝溫度變送器,監測氣體溫度。本發明有效避免了高溫爐膛氣直接排放產生器件損壞或爆燃危險的可能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應用蓄熱式焚燒工藝的廢氣治理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安全型高溫爐膛氣排放裝置。
背景技術
蓄熱式焚燒工藝是工業廢氣治理領域常用的處理方法,因其高效熱回收性能,可保證在蓄熱焚燒爐爐膛高溫焚燒(爐膛溫度約800℃)凈化的情況下,出口排放氣僅比入口溫度高40℃左右,因前端處理工藝的不同,出口排放氣溫度范圍為60~100℃。當廢氣中污染物濃度較高,在滿足自熱運行的情況下,爐膛溫度還會不斷上升,為了保證蓄熱室焚燒系統的穩定運行,需將部分高溫爐膛氣排出;由于此部分氣體溫度極高(通常不低于800℃),直接排放一方面會對排氣筒有損害,另一方面在排氣中污染物具有一定濃度的情況下可能發生爆燃。為了解決高溫爐膛氣排放的安全性問題,兼備簡便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設計一種安全型高溫爐膛氣排放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蓄熱式焚燒爐安全排放高溫爐膛氣的裝置。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用于蓄熱式焚燒爐安全排放高溫爐膛氣的裝置,該裝置采用蓄熱式焚燒爐低溫出口排氣與高溫爐膛氣在混風箱中充分混合降溫后排放,具體包括:出口管道、高溫管道、混風箱、總排放管道、高溫排放閥、第一至三溫度變送器。所述出口管道、高溫管道和總排放管道與混風箱相連;所述高溫排放閥設置于高溫管道上;所述第一至三溫度變送器分別放置于出口管道、總排放管道和蓄熱式焚燒爐爐膛;
當蓄熱式焚燒爐爐膛上的第三溫度變送器實時監測值超過了設定值時,高溫排放閥打開,并依據溫度變送器的反饋值調節開度;此時高溫管道中的高溫爐膛氣與蓄熱式焚燒爐出口管道中的低溫出口氣(溫度由第一溫度變送器實時監測)在混風箱中混合,在混風箱中充分混合降溫后經總排放管道排放,混合氣溫度由第二溫度變送器實時監測。當蓄熱式焚燒爐爐膛上的溫度變送器實時監測值恢復至設定值或以下時,高溫排放閥關閉,此時無高溫爐膛氣排放。
優選的,所述出口管道、混風箱和總排放管道均采用外保溫形式進行絕熱,保證操作時的人身安全;保溫材質可選硅酸鋁纖維或巖棉。
優選的,所述高溫管道和高溫排放閥均采用內保溫形式進行絕熱,保證操作時人身安全的同時降低材質對于介質溫度的要求;高溫管道盡可能短,降低投資成本;保溫材質選用硅酸鋁纖維。
優選的,所述高溫排放閥為單作用常閉氣動調節閥,在停電或其它緊急情況下閥門保持關閉狀態,避免高溫氣外排;正常情況下根據爐膛溫度的高低調整閥門開度,從而控制爐膛外排高溫氣的流量。
優選的,所述混風箱內設折板和孔板,加強高溫爐膛氣與低溫出口排氣的充分混合。
優選的,所述第一、二溫度變送器為Pt熱電阻形式,分別放置于出口管道和總排放管道,監測其管道內氣體溫度。
優選的,所述第三溫度變送器為K型熱電偶形式,放置于蓄熱式焚燒爐爐膛,通過監測值調節高溫排放閥的開度。
優選的,所述孔板和折板需使氣體在混風箱中的停留時間大于等于0.5s,保證充分混合。
一種用于蓄熱式焚燒爐安全排放高溫爐膛氣的方法,基于所述的裝置實現蓄熱式焚燒爐高溫爐膛氣的安全排放。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海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揚州海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784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