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塔頂鞍座、門架鞍座以及與塔頂鞍座、門架鞍座配合的拖拽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03821.7 | 申請日: | 2021-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522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9 |
| 發明(設計)人: | 吳軍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14 | 分類號: | E01D19/14;E01D11/02;E01D19/16;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盧宏;羅蘭 |
| 地址: | 410019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塔頂 門架鞍座 以及 配合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塔頂鞍座、門架鞍座及與塔頂鞍座、門架鞍座配合的拖拽機構。拖拽機構包括梭管、拽拉器,所述拽拉器與所述梭管相連接,拽拉器的底部與索股相連接,其結構特點是,所述拖拽機構還包括行走輪,所述行走輪固定連接在所述梭管的上方;所述行走輪可在導軌上行走,行走輪的底端至塔頂鞍座的導輪組的頂端或門架鞍座的第一導輪的頂端的距離大于行走輪的底端至梭管的底端的距離。通過在拽拉器的上方設置行走輪,使行走輪運行在塔頂鞍座/門架鞍座上的導軌上,進而將梭管抬升至塔頂鞍座/門架鞍座的導輪之上,即控制梭管不與導輪碰撞。由于避免了拽拉器內的梭管與第一導輪的接觸,可以使拽拉器以較高的速度運行,進而快速完成索股的架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懸索橋主纜索股架設領域,特別是塔頂鞍座、門架鞍座以及與塔頂鞍座、門架鞍座配合的拖拽機構。
背景技術
懸索橋的主纜是由幾十或幾百根索股編制而成,主纜架設最關鍵和基礎的工作便是完成全部索股的架設。目前普遍采用的索股架設的方法是設置一套牽引系統,牽引系統由儲繩筒、卷揚機、轉向架、導輪組、門架及滑輪組、牽引索等組成。主纜索股在架設時,索股通過拽拉器與牽引系統的牽引索連接,通過牽引系統運轉,拽拉器帶動索股沿貓道線路運行并完成架設,如此往復,完成所有主纜索股的架設。
目前該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牽引系統運行時,掛接在牽引索上的拽拉器通過塔頂門架上的塔頂鞍座、中間門架上的門架鞍座時,拽拉器的梭管直接與塔頂鞍座、門架鞍座的導輪組接觸并產生大的沖擊,因此,牽引系統只能以1m/s以下或者1m/s左右的低速運行。對于大跨度的懸索橋而言,因主纜長度更長,對應每根索股的架設時間會更長;且主纜直徑更大,對應的內部索股數量也會更多。采用現有的方式架設索股時,要完成整個主纜的架設所需的時間往往在數月以上,不能滿足大跨度懸索橋的施工周期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塔頂鞍座、門架鞍座以及與塔頂鞍座、門架鞍座配合的拖拽機構,該塔頂鞍座、門架鞍座以及與塔頂鞍座、門架鞍座配合的拖拽機構將拽拉器內的梭管與鞍座上的導輪組分離,避免了拽拉器內的梭管與導輪組的直接接觸,從而使牽引系統能以較高的速度運行,進而快速完成索股的架設。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塔頂鞍座,包括鞍座體、導輪組,所述導輪組設在所述鞍座體上,其結構特點是,所述鞍座體上還設有導軌,所述導軌設在所述導輪組的上方;所述導軌可供配合使用的拖拽機構中的行走輪沿導軌行走。
運行時,塔頂鞍座懸吊安裝于塔頂門架上,牽引索固定在拖拽機構的梭管中,拖拽機構與待架設的索股相連接,通過牽引系統的牽引索帶動拖拽機構運行,由導輪組限制梭管的行走軌跡,使位于梭管底部的索股沿貓道線路運行并完成架設。當拖拽機構通過塔頂鞍座時,拖拽機構的行走輪運行于塔頂鞍座的導軌上,進而將梭管抬升至塔頂鞍座的導輪組之上,即控制梭管在不與導輪組碰撞的位置運行,從而避免梭管與導輪組碰撞。
本發明提供的塔頂鞍座可保證索股牽引系統在通過塔頂鞍座時,將拖拽機構內的梭管與塔頂鞍座內的導輪組分離。由于避免了拽拉器內的梭管與導輪組的接觸,可以使拽拉器以較高的速度運行,進而快速完成索股的架設。
進一步的,所述導輪組由多個導輪依次排列而成,多個所述導輪的中心線的連線與所述導軌平行,優選的,多個所述導輪呈開口向下的弧線的線形分布。塔頂鞍座設置在塔頂門架的位置,為了適應塔頂門架位置的主索的形狀,將導輪和導軌的線形設置為開口向下的弧線形。
進一步的,所述導軌的頂端至所述導輪組的頂端的距離大于所述導軌的頂端至梭管的底端的距離。確保當行走輪運行于塔頂鞍座的導軌上時,將梭管抬升至塔頂鞍座的導輪組之上,確保梭管不與導輪組碰撞。所述鞍座體的頂部設有懸吊孔。塔頂鞍座通過所述懸吊孔懸吊于塔頂門架上。
基于同一種發明構思,本發明還提出一種門架鞍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0382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